垃圾清运和市容维护有赖第一线清洁人员,但站垃圾车后收运、清晨扫街等都易发生风险,桃园市环保局在环保署支持下,在虎头山创新园区试办智能垃圾车和自驾扫街车,前者搭配互联网以8颗镜头即时监控示警,后者则能即时判断各种路况反应,降低第一线人员的职灾风险。
桃园市环境清洁稽查大队长罗文林说,桃园市的垃圾车都有加装GPS,但发生意外或交通事故仍得返队后拔下记忆卡或透过路边监视器还原事发经过,失去时效性,环保局试办智能垃圾车,在1台营运中的垃圾车的驾驶室和环状周围加装8颗镜头,并透过5G回传,可即时了解收运状况、耗油量等,更可针对车速、司机精神状态、轮胎车况等提出警示,因应各式突发状况。
罗文林也提到,清运车辆会将里程、温度、速度、油耗、路径等资料回传到环保清运车辆行控中心,就成珍贵的大数据,透过智慧化管理,让车队更有效率,优化清运品质。
另外清晨街道清洁最容易发生危险,自驾扫街车可即时判断各种路况并适切反应,像是红灯停、遇人急煞等,也能深入人烟罕至的高架桥下、速限较高的快速路段等,降低第一线扫街人员的职灾风险。
来自各县市的环保人员,今也特别在环保署环境督察总队长李健育率队下,到桃园虎头山创新园区观摩智能垃圾车和自驾扫街车,李健育说,像是垃圾车后站立规定限速15公里内,改装警示后更能兼顾安全,可成为未来各县市添购新垃圾车的加装设备之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