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投资趋势论坛」8日邀请元大宝华综经院院长梁国源、中经院院长张传章、金融研训院院长黄崇哲,就2022总体经济展望暨产业前瞻进行趋势对谈,由工商时报金融中心副主任陈碧芬主持。

梁国源表示,根据OECD、IMF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表现可期,但通膨隐忧持续加大,通膨压力不容忽视。2021年全球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经济成长仍高,主因各国纷纷推出支持政策,致经济成长往上走。

展望2022年,梁国源指出,美国激励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力道虽减弱,但预计家计支出升高,将支撑美国经济表现。OECD预测全球经济成长率为4.9%,IMF则预测为3.8%,因此,全球经济表现可期。

但儘管如此,梁国源说,IMF、OECD仍点出恐使经济出现下行风险的多项隐忧,包含:在不确定性增加中,全球復甦仍持续,政策之间的平衡更加错综复杂;在疫情大流行再现时,短期復甦持续;目前全球经济活动已超过疫情大流行前之水准,但復甦仍不彻底;供应瓶颈与劳力短缺持续箝制復甦动能等,而Omicron传播速度极快,后续疫情发展不能忽略。

鑑于通膨前景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梁国源说,IMF、OECD仍将通膨视为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全球性的供不应求现象与宽松货币环境也助长通膨现踪,尤以美国的物价涨幅最令人心惊,台湾的通膨压力则相对较小,不过,11月CPI 2.84%,创九年新高,并不低,必须关注。

张传章认为,根据IHS Markit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成长率4.31%,维持稳定成长。而主要机构对台湾2022年经济预测,在2.3%至4.15%间,其中主计总处预测为4.15%最高。主计总处也预估2022年民间消费力道提升,实质成长5.36%,较2021年全年仅成长0.07%大幅成长,因此,2022年内需要靠消费。

2022年全球经济走势面临四大不确定因素,张传章分析,一是疫情趋缓但变种病毒Omicron、疫苗与防疫等相关措施仍将左右经济活动,二是主要国家因应后疫情时代的货币政策与通膨压力的调整与措施,三是原油与大宗物资价格走势及供应链调整等,四是全球能源与限电危机与减碳、净排等影响。

张传章强调,2022年全球经济成长率在2021年高基期下将趋缓,但仍可维持稳定成长,台湾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GDP成长大于3%,是近15年来第一次,表现亮眼。

黄崇哲分析,明年疫情的不同发展仍将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例如如果疫情消停,则全球经济在强劲反弹后,将使金融状况迅速收紧;或者新变种的大流行,将可能导致另一轮严格的封锁,让已经脆弱的金融体系岌岌可危,因此疫情仍然主导经济变化动能。

而政府大量的财政政策,黄崇哲认为,将导致全新的货币环境,成为未来市场最大的机会与挑战。政府与企业的债务大幅攀升,则将成为未来经济环境中的最大隐忧。

黄崇哲说,随着疫苗普及与药品发展,经济衝击将逐步缩小,让经济发展步调逐步常态化,以致摆脱疫情衝击。2022年将是新供应链结构及新经济型态的新起点。台湾对疫情的妥善因应,及供应链重组中的恰当定位,都给台湾在2022年的全球经济有了好的起点。

#大量 #全新 #全球 #梁国源 #张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