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结算公司)今(9)天发布的最新债券托管量资料显示,截至11月底,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为3兆6047.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10月大增880.16亿元。这是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首次站上3.6兆元关口。
据《21世纪经济报导》报导,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得益于10月底富时罗素世界政府债券指数(WGBI)正式纳入中国债券,大量跟随WBGI配置全球债券的被动型投资资金大举加仓中国国债。
值得注意的是,11月底,境外机构持有的中国国债规模达到2兆3913.02亿元,较10月增加878.61亿元,这意味着境外机构当月增持的中国国债规模,占到人民币债券总增持规模的99.8%。
一位欧洲大型资管机构亚太区首席代表透露。究其原因,这些大型资管机构担心美国联准会缩减QE或触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选择加仓中国国债避险。因为,中国国债与海外金融市场的关联性不高,能创造良好的投资安全垫效应。
中金公司此前发布报告指出,若按追踪富时罗素世界政府债券指数(WGBI)被动投资全球债券的资金高达3兆~5兆美元估算,5.25%纳入比例所对应的流入中国国债资金高达1500亿~2600亿美元,每月平均纳入资金则达到42亿~72亿美元,约合268.8亿~468.8亿元人民币。
目前,越来越多资管机构将人民币债券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避险资产类别,作为对冲全球货币政策收紧与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重要风险对冲工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