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的全国公投在即,其中珍爱藻礁与核四重启公投皆涉及能源议题,绿色公民行动联盟昨天晚上发出声明指出,目前天然气第三接收站不宜迁址,应该在外推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讨降低对藻礁影响、确保能源转型时程的作法,检视了政府所推出的三接外推方案,以及考虑到减煤时程,从能源转型的角度,建议对此案投下不同意票。
绿盟指出,若第三天然气接收站需重新选址兴建,工程时间难以确定,官方评估需多花11年,而藻礁公投方则认为以台北港为方案的话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然而,就如同在评估核四续建所需耗费的时间上不该过度乐观,在减煤时程紧迫的情况下,台北港方案仍须面临与新北市协商、环评、拉海管等工程,充满不确定性,从能源转型的角度来看,已经不是最佳选项,天然气桥接时程的延宕,其衝击并不仅是对电力供给的影响,也不仅是对达成净零碳排路径的挑战,更意味着原本预计除役或停机的燃煤机组恐怕得持续运作,对在地居民带来更多健康衝击。
绿盟说,即使退一万步来说,把核一二三都延役运转,所占的发电量也远远不足以取代燃煤高达4成的电力,更何况电力比例仅占约6%、尚须15年才可能完工的核四,根本无法成为替代选项。
绿盟提及,三接再外推方案的出现正是因为藻礁公投取得了台湾社会的重大关注,使得政府愿意与环保团体、专家学者坐下来沟通后的结果,根据政府提出的外推方案,工业港预计将再向外推455公尺,远离藻礁生态丰富的区域,也不进行浚挖与填地,相较于马政府时期的规划、民进党时期的迴避替代修正方案,外推方案已经在减少对藻礁衝击上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对于能源转型时程的衝击也确实比三接迁址来得更少。
绿盟指出,当前经济部不断以产业用电成长需求,以未经检视的「缺电恐慌」来强化三接正当性的论点,绿盟并不认同,在2050年净零碳排的目标下,许多部门需要大幅度地电气化,用乾净的电力来源取代骯脏的电力来源,若产业经济没有往更永续、更高效的方向转型,并针对需求面进行检讨与总体规划,那么不论多盖几座接收站,都无法解决当前政府宣称要透过三接解决的问题。
绿盟的立场指出,目前天然气第三接收站不宜迁址,应该在外推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讨降低对藻礁影响、确保能源转型时程的作法,检视了政府所推出的三接外推方案,以及考虑到减煤时程,从能源转型的角度,建议对此案投下不同意票;但也尊重基于保育观点选择投下同意票的选民,此次公投带来的政策讨论殊为难得,聚焦于绿盟长期关注的能源转型议题上,不论公投的结果如何,未来都该一起更努力呼吁政府尽速提出2025年之后的中长期能源规划。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