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房屋企划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认为,许多住宿业及餐饮业遭逢疫情衝击面临倒闭,但随着国内疫苗施打普及率渐增、国人渐能接受疫情「流感化」,加上各国边境管制使出国旅游遥遥无期,使商家普遍看好内需市场、开业店家反而有增无减。

综观今年前三季各区域住宿餐饮业家数及营收,营收受年中疫情爆发影响普遍出现下滑,全国营收年减223.9亿元或4.8%。六都中以台北市年减达128.6亿元或9.8%幅度最大,北部观光胜地的宜兰县亦年减达11.2亿元或10.5%,明显受创较深。

不过,若以今年9月来看,住宿及餐饮业家数均见成长,全国家数达16.97万家、年增4.4%,与六都及观光胜地宜兰县、屏东县、花莲县等家数均创近5年同期新高。其中,以桃园市年增达6.8%幅度最高,宜兰县营收虽受影响,但家数亦年增达5.6%。

郎美囡分析,5月时疫情严峻衝击各大商圈及观光景点,许多店家退出商圈、民宿旅馆歇业或转售,一时间店面、旅馆及民宿的待售、待租量激增,影响租金及售价,商圈空置率也提高,部分商圈目前仍未回復往日人潮。

不过,9月政府宣布推出振兴五倍券、将于10月发放上路,各地方政府积极抢观光财、商家亦蓄势待发,国内旅游及消费热门地点假期人潮川流不息,如屏东及宜兰等着名饭店、民宿一房难求,日本连锁饭店亦于台北市设点,预期国内住宿及餐饮业可蓬勃发展。

住商不动产企划研究室经理徐佳馨指出,许多商圈的房东在疫情干扰下主动降租意愿提高,店租水平有下修之势,且此波衝击使不少原有商家关店退出,黄金地段出现空缺,吸引新兴品牌或店家进驻试水温。而防疫旅馆亦让许多住宿业获得喘息机会。

整体而言,徐佳馨认为,虽然新冠肺炎病毒变化不断,但也因此产生新商业模式,为商圈带来不一样的风貌。

#住宿及餐饮业 #家数 #营收 #疫情 #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