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消失中的国土」外伞顶洲,第5河局规画北港溪河口抽沙养滩。(本报资料照片)
抢救「消失中的国土」外伞顶洲,第5河局规画北港溪河口抽沙养滩。(本报资料照片)

行政院为抢救「消失中的国土」外伞顶洲,跨部会提出「防止外伞顶洲沙滩流失整体防护计画」,水利署第5河川局15日表示已规画「北港溪河口抽沙养滩措施」,藉由更接近外伞顶洲的北港溪,进行淤沙清疏与外海抛沙,不仅可减缓北港溪河口淤塞,还可补充外伞顶洲沙源,一举两得。

外伞顶洲原本位于云林县口湖乡外海,因受波浪、沿岸流等因素影响,逐年往西南方向漂移,目前已漂至嘉义县海岸外侧,被称为「移动的国土」。近年来外伞顶洲因浊水溪沙源减少,面积日益缩小,中央因此积极设法復育。

第5河川局副局长吴明华表示,外伞顶洲近年沙滩流失严重,并有逐年陆化情形,造成国土减少,同时影响沿海养殖产业发展,中央于去年起召集相关单位,至今共办理4次「研商外伞顶洲沙滩流失问题因应对策协调会议」,研订短、中、长期因应措施。

第5河川局在不影响渔民养殖捕鱼生计原则下,规画「北港溪河口抽沙养滩措施」,取用北港溪河口淤积土沙,抛放至外海供外伞顶洲进行养滩,以解决渔业、养蚵环境改变、航道淤塞等问题,进而维护渔民生计,并促进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

吴明华指出,目前政府全力推动外伞顶洲相关保全措施,「北港溪河口抽沙养滩」为多项方案之一,若经评估可行,将立即举办地方说明会,在地沟通寻求民眾认同后办理,藉由公私协力、共享共好,达成国土保全、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育等多赢局面。

根据资料记载,外伞顶洲于1952年由云、嘉2县商议,行政管辖权归云林县,今年因云林县政府计画在外伞顶洲设置风力发电,再度引发2县的管辖权之争。

#外伞顶洲 #北港溪 #国土 #养滩 #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