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马偕是台东地区急重症后送医院,加护病房团队从2007年开始导入善终概念,逐步让更多病人及家属在临终时接受「重症安寧」。由护理部马瑞菊及心臟内科苏珉一合着论文《东部区域医院加护病房不施行心肺復甦术医嘱之流行病学调查》,荣获内科学志优秀论文奖原着类第2名。
肩负台东急重症病患,马偕医院加护病房医疗团队长期接触面临病危病人,部分靠现代医疗技术有机会回转;也有许多是无效的,却在家属的不舍心情下,对临终病人施予急救及电击等处置,让病人在临终前又再面临身体上的伤害。
医疗团队将临床的经验做成研究,希望可将这理念及经验与其他医疗院所分享,长期的努力及研究终于获得内科医学会之肯定。由研究团队护理部督导马瑞菊(第一作者)及心臟内科医师苏珉一(通讯作者)合着之论文《东部区域医院加护病房不施行心肺復甦术医嘱之流行病学调查》,荣获内科学志优秀论文奖原着类第2名,在全国各大医院的论文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苏珉一于4日内科医学会会员大会中,代表整个ICU团队接受颁奖。身为内科加护病房主任的他感谢马瑞菊督导长期带领整个ICU对重症安寧的推动,有品质的改善才有研究的亮点的产出,得奖就是肯定,肯定大家的辛苦与付出,愿荣耀归给台东马偕与愿意留在偏乡照顾重症患者的ICU医护同仁。
马偕指出,台湾自1980 年代起开始发展安寧疗护,在2000 年通过安寧缓和条例。而亚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权利法」,也在2019年正式施行。可见整个大环境对于临终及安寧的议题愈来愈重视,如何在人生终点有尊严的走完最后一哩路,也成为医疗界值得深思及探讨的方向。
马瑞菊说明,台东以前常见误饮巴拉刈的病患,送到病房时多已呼吸衰竭,往常都会尽力插管救治但结果仍脱离不了死亡。于是她与团队将多年的病歷统计分析证实,病患若误饮达一定的剂量,只要进展到呼吸衰竭死亡率为100%。于是临床上只要遇到此类病患,便会启动重症安寧机制,进行早期家庭会议,不予插管才能让家属有机会与病人好好道别。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