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西港区庆安社区长辈学牛犁歌阵乐曲,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刘秀芬摄)
台南市西港区庆安社区长辈学牛犁歌阵乐曲,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刘秀芬摄)
以笛代萧,台南西港区成功国小学童演奏牛犁歌有模有样。

台南市西港区东竹林保安宫牛犁歌阵传承有300多年,面临人口外流及少子化衝击,近年来每次香科时就要大费周章找人组队,今年在文化局及公所协助下,保安宫首次主动提案与成功国小、庆安社区合作,教小朋友及社区长辈学牛犁歌阵乐曲、脚步、手法,希望能传承珍贵地方特色文化。

东竹林保安宫主委魏明堂说,「牛犁阵」前场由大人吟唱,男童反串小生演出,后场有南音伴奏,每次西港香科前半年才找成员入馆正式练习,近年来东竹林人口愈来愈少,还要跨庄跨区找人组队。

牛犁歌阵是台南市无形文化资产,庙方也积极想方设法传承,除了整理曲谱、也拍纪录影片,今年更主动出击,提案跨里到庆安社区、成功国小教学。

东竹林保安宫牛犁歌阵乐手罗士哲是台南古意念歌团团长,上一次香科时就加入保安宫牛犁歌阵,今年香科也同样继续为传承牛犁歌阵努力,他与教练王家皇10月起每星期都到庆安社区、成功国小教唱。

罗士哲说,目前先以推广艺阵文化为主,让学童们认识什么是牛犁歌阵、再教唱乐曲、制作牛头、教脚步与手法,还煞费苦心融合台语教学、美术与律动等课程。魏明堂说,现在只是起步,未来有机会持续合作,希望下一次香科小朋友能一起加入。

西港区公所表示,为了传承地方特色艺阵文化,搓合东竹林保安宫至庆安社区为社造替代役男、社区志工上牛犁歌阵课程,社区长辈都非常配合,从一窍不通到唱出兴趣,希望能再开进阶课程,未来能组成牛犁歌阵表演团,在香科之外期间协助推广西港特色文化。

#牛犁歌阵 #保安宫 #传承 #社区 #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