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府院高层在公投结束后,总统蔡英文19日在官邸邀集府院党及部分执政县市首长,就公投后国内外政经局势进行广泛讨论,并针对「大新竹合併议题」达成共识,对此,被外界看好角逐2022新竹县市长的民眾党立委高虹安回应,自己支持新竹县市合併升格,但绝不能仓促草率行事,不应该是一人或一党,或是执政党的府院党核心与派系大佬在总统府说了算。
公投甫落幕,蔡英文总统旋即邀集府院党高层开会,总统府发言人会后表示,与会者有高度共识支持新竹县市合併升格,民进党党团柯建铭总召也证实已获党内委员连署支持,预计本周付委审查地方制度法修法草案,更不讳言六都变九都之可能性。
高虹安20日在脸书发文表示,任何能让大新竹共好的政策和立法自己都支持,不论是争取中央经费、跨境区域缝合、确保产业水电、保障民生水质等等,都是很值得努力的方向。但,如果是要透过县市合併升格的方式,必须很务实地说,前提还是应该回到国家最根本的《国土计画》、《地方制度法》、《财政划分法》和《行政区划程序法》等的改革框架下,透过充分讨论、完整规划,按部就班推动。
高虹安强调,台湾的国土区域重划 是深沉重要的大事,不应该是一人或一党,或是执政党的府院党核心与派系大佬在总统府说了算,更不可横柴入灶、仓促行事。在2009年到2012年,歷经北高二市一口气增加到六都的大规模改制。针对六都升格后的利弊得失,整体的地方财政、资源分配、区域发展到底有没有向上提升,并据此推动地方制度法的再次修法,学界已有许多讨论,「我们都非常支持也认为确实必要」。
但高虹安进一步指出,处理事情的顺序,应该是先讨论清楚「国土规划方案」、「统筹分配款」合理比例、县市合併行政区划方案,再推动落实此一规划的立法,最后是执行让地方自治团体升格或合併等改制工程。她强调,立法仅是过程,为何而战更重要。
对照现在执政党作法,先由个别地方首长抛出议题,触发可能连带影响到的地方政治人物呼应,但最上位的国土规划通盘讨论根本付之阙如。今年九月时,内政部也曾说将提出「行政区划程序法」作为县市合併和辖内「区」整併之法源。然而,到现在该法案尚未送到立院,也尚未见到行政院针对所谓「七都」甚至「九都」的新国土规划蓝图,没有通盘讨论,就直接跳到地方制度修法草案,将「且」改为「或」,甚至明示暗示明年六月前将完成修法及合併升格,年底地方选举即可产生新制选区的大新竹市长。如此仓促行事,无疑就是「先射箭再画靶」,心中想的恐怕是政治前途和选举精算,而非真心为国家未来和区域均衡发展考量。
高虹安认为,民进党在新竹市主政七年,中央完全执政超过五年半,如果真重视地方提升和宏观治理,早就应该提出相关立法和政策配套之讨论,或是在既有法制框架下,建立更多跨区域共同治理的合作平台机制。
她并具体建议中央,应先从「财政划分法」和附属的「中央统筹分配款分配办法」下手:「财政划分法」可以透过修法,把各地方政府能分的税款做大,「中央统筹分配款分配办法」则是可以调整直辖市、县市、乡镇市三级地方自治体的在这个总额内可以分到的比率,以实质帮助地方发展、规划完整配套,更立竿见影,而不是在现在,距离2022地方选举只剩不到一年的时间,只针对少数县市的考量,仓促修法改制,一心只想「为併而併,为升而升」,而无视其他配套法制的讨论和提案,更忽略了台湾整体国土区划远景。
最后要强调的是:「我支持新竹县市合併升格,但绝不能仓促草率行事!除了上述所说上位阶的国土规划以外,县市合併、行政区划、都市计画(水、电、交通、社会住宅等)、可行性评估,以及县市双方首长之共识及沟通,都必须是县市合併升格如此重大决策要执行以前,万不可少的前置作业。修法只是过程,请政府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国家及区域的长远发展,脚踏实地提出完整的规划」。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