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三读通过「生技医药产业发展条例」修正案,将原订年底落日的生医产业租税优惠,再延长10年至2031年,除因应数位科技发展,特别将再生医疗、精准医疗、数位医疗列入适用范围;更将「创新技术平台」纳为其中,让药物技术平台开发型公司或小型生技公司,有机会像德国BNT一跃成为生技大厂。
「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自96年三读后,订定施行时间至今年12月31日止。随条例即将落日,立法院今三读通过修正案,让租税优惠延长10年至2031年底,并将条例名称改为「生技医药产业发展条例」。
在投资减税部分,为鼓励生技医药公司能将产业效益较高的制造能量留在国内,此次修法参考「产业创新条例」的概念,明订生技医药公司投资于生产制造所使用的全新机械、设备或系统,支出金额在同一课税年度内合计达1千万以上、10亿元以下,可抵减营利事业所得税额,其各年度投资抵减金额以不超过当年度应纳营利事业所得税额30%为限。
研发支出抵减部分,审查期间原有机会维持现行的35%,财政部认为生技条例当初订定时的营所税率为25%,目前已降至20%,因此此次三读通过是将抵减率调降至25%。
在创新技术的适用部分,为鼓励厂商运用巨量资料、云端运算、人工智慧、深度机械学习等创新技术,发展数位医疗产品,新修正条例将「再生医疗」、「精准医疗」、「数位医疗」及相关创新技术平台,纳入条例中所涵盖的生技医药产业范围。
主张将「创新技术平台」纳入的民进党立委邱志伟表示,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下,目前WHO认可的新冠疫苗中,採mRNA技术的莫德纳及BNT疫苗是保护力最高的2种,也因此全球先进国家皆积极投入研发mRNA技术平台。
邱志伟指出,参考世界先进药物开发创新技术平台,主要有mRNA、DNA技术与3D列印锭剂等技术帄台,为鼓励我国厂商开发运用,特别将创新技术平台增列入法,这将让药物技术平台开发或小型生技公司,有机会像德国BNT,从专研mRNA技术平台领域的小型研发公司一跃成为生技大厂。
特别的是,有鑑于生技医药产业具有高风险性,研发期程长及需巨额资金投入;加上近年民间游资庞大且利率创新低,为让生技医药产业更易募资,条例增订个人当年度以现金投资于未上市柜的生技医药公司达1百万以上,取得新发行股份,且持有期间达3年,得就投资金额50%限度内于个人综合所得总额中减除,每年得减除金额合计以5百万元为限。
同时,为鼓励高阶专业人员及技术投资人参与研究发展,生技医药公司高阶专业人员因奖酬及技术投资人因技术入股而取得的新发行股票,得选择免计入取得股票应课的所得额。
积极参与修法的国民党立委杨琼璎指出,生技医药是相当烧钱的产业,所以特别需要政府协助,此次修法,就是藉由租税优势吸引投资基金进入产业,并增加条例适用范围,将再生医疗、精准医疗、数位医疗都列为适用,预料将让产业有更佳的竞争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