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昨天预告「一次用饮料杯限制使用对象及实施方式」草案,拟从明年7月1日起禁止所有饮料店提供如保丽龙等发泡塑胶材质的一次用饮料杯,而据消基会调查,目前仍有手摇饮业者使用保丽龙杯材质,消基会秘书长徐则钰呼吁,在法规上路前,消费者应先做选择。
据经济部统计,2020年台湾手摇饮营业额达978亿元,若用1杯50元计算,则全台一年贩售的手摇饮就达19.56亿杯。
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教授麦富德表示,保丽龙在自然环境难以分解,发泡塑胶回收价值低等原因,皆是造成其易弃置的原因,弃置的保丽龙容易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甚至进入食物链中、回到人类的肚子中,甚至会有致癌的风险。
环保署曾经在2013年公告连锁饮料业者不得使用保丽龙饮料杯,但当年却因法源及企业反对等原因而夭折,徐则钰说,环保署昨天预告拟在明年7月1日全面禁止保丽龙材质的饮料杯,「消基会举双手赞成」,也呼吁消费者近期选择饮料时可以选择不使用保丽龙的手摇饮业者。
至于如果全面採用塑胶杯,那装填热饮时是否会融出有毒物质?麦富德呼吁,民眾应多多使用环保杯,以避免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