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业税务投资部China Practice执业会计师刘中惠表示,大陆对于内、外资管理越趋一体化,台商虽无面临太多特别限制,但也不会被特别优待。在琳琅满目的财税优惠及发展机遇下,面对的也是更大的竞争、遵循要求与查核力度。

KPMG毕马威中国所华南区税务主管合伙人杨彬指出,大陆现在对于高新优惠的查核,不仅提高力度,还讲求深度。科技部今年颁布的133号文件即宣告要从源头查,政府开启对自己的内部自行监督机制;全国36个高新企业认定管理机构先针对近三年的租税优惠落实情况进行不低于20%的文件抽检自查或企业实地查核,再由科技、财政及税务机关抽调人员组成的联合检查组进行重点检查。

杨彬进一步说明,随着经验累积,大陆税局在研发税收优惠查核实务上亦越趋科学与精细化。除检视高新技术收入与科技人员占比等数据资料外,企业取得的IP与自身业务核心技术之攸关性,以及研发活动能否体现出「获得新知识」、「创造性」或「实质性改进」的特质,甚至在研发费用的归集上可否按研发项目准确识别都有所要求。

杨彬提醒,现行法令的规范要求流于概念性,致使企业常常难以把握。他提出,台商可从两个面向思考;首先,要评估研发的目标技术是否在行业内具备相对的先进性,如果能切合国家或地方所鼓励的范畴则更佳。此外,更要注意研发活动必须具备不确定性。即便实务上相关技术与行业内其他企业有重迭,如能举证其生产工艺的独特性,并对相应技术难点、解决方案及目标成果等每个环节作具体化纪录及呈现,亦可有效应对税务查核。

除了租税优惠政策,政府财政补贴对于企业营运同样能产生助益。杨彬指出,近年部分奖励政策的申请期限相当短,甚至只有两周时间,对企业而言,资讯整合与呈现的时效性很具挑战性,此外,部分财政补贴之KPI指标不确定性甚高,故台商于申请初始阶段便须对自身情况有透彻衡量,协谈过程也建议开诚布公。杨彬认为,大部分地方政府还是希望通过财政补贴来「放水养鱼」,发出去的补贴不会想再收回来,故后续营运如出现预期以外状况,他建议企业应与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展示发展的诚意及决心,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可以争取宽限处理。

台商深耕大陆市场多年,两岸利润布局牵扯到的移转订价议题,无疑是集团税务治理重中之重。KPMG毕马威中国所税务合伙人锺国华表示,近年企业在大陆洽签预约定价协议(APA)程序发展趋于成熟,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为例,近五年来大部分的单边APA均在两年内完成,半数以上在一年内完成;其中去年签署的单边APA有85%以上都在一年内完成。此外,本年更颁布24号公告,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依循简易程序进行申请,目标在六个月内完成相关协商,九到十二个月完成执行,对于企业在陆营运的税务稳定性会有很大的帮助。

锺国华指出,简易APA程序设有退场机制,如出现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企业可选择终止,且税局不得以过程中所取得的相关资料开展专案查核。他分享,目前实务中,税务机关在心态上倾向鼓励企业提出申请,台商可把握此氛围;而为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他建议协商定价的具体安排上可考虑更多参数或因子,部分案例中更设有终止适用的要件,以利在追求稳定性的同时亦不失灵活性。

基于人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锺国华亦提醒,部分个人所得税租税优惠措施仅适用到今年底,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可单独依12个月换算适用税率,外籍员工享受住房、伙食及探亲费等各种免税补贴等。他分享,股权激励已逐渐成为当地企业员工奖酬的新趋势。就此,他提醒员工取得上市公司的股票奖酬要依法申报所得,公司方面也要依法令规定的时限进行税务备案。如涉及陆籍员工取得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情况,更须进行外匯管理方面的报备,且大陆公司端的相关薪资费用认列也是企业与税局间的常见争议,宜提前作规画。

因应以上趋势,面对大陆近期发展的多层次筹资管道,台商就两岸三地或海外上市方案进行评估时,须充分衡量自身业务策略及经营状况,并妥善分析所衍生的法令及税务影响,才能规划出最为合适的上市及融资策略。KPMG安侯建业大陆业务发展中心主持会计师陈宗哲指出,A股上市所需耗用的费用较高,本益比亦相对高,尤其针对工业、汽车、电信及科技产业;当地上市在提升品牌辨识度、吸引人才及在大陆的长远发展等方面都会有一定助益,但要留意避免集团内出现同业竞争的情况,还有台湾投审会的限制规定。

刘中惠则提醒,经营策略、转型提升、财税管理、人才吸引及上市筹资这些议题环环相扣,牵一髮而动全身。大陆台商在应享尽享政策优惠补贴以巩固自身同业竞争力之余,亦须关注大环境动向与时俱进引入新思维,于后疫情时代的激流中做好全方位的应对准备。

#税务 #补贴 #大陆 #台商 #KP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