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农委会于今年7月1日公告农药生产业或贩卖业者应定期陈报资料之格式内容频率及方式,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农民或ㄧ般民眾须提供身分证字号或居留证号供贩卖业者登记,才得购买农药。
农委会今年1月7日预告「农药管理法第35条第2项所定农药生产业者或贩卖业者应定期陈报资料之格式内容频率及方式」修正草案,7月1日起购买农药要登记身分证,推行实名制,一方面掌握农药流向及用药情形,也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
农委会表示,该项政策辅导期至今年12月底止,初步统计全国农药零售业者12月份陈报身分证字号率已达88%,经加强辅导农药零售业者使用POS系统或介接陈报方式,截至12月底,业者使用比率已逾90%,有效提升农药产销资料之即时性及正确性。
农委会指出,为推动农药购买实名制政策,辅导农民及农业贩售业者落实办理,已办理超过380场次农民宣导,并对于农药贩卖业者办理POS系统实机教育训练66场次。
另为简化购买农药程序,农民仅需于第一次买农药时出示身分证、驾照或健保卡核对身分,在回购时可採报电话方式,自动带入先前登记的资料,亦可用系统的会员条码,跨店购买免再登记,加速业者对于农药购买纪录登记及陈报作业。
郑姓农民指出,现行购买农药早已经有登记名字、联络电话与住址的规范,回溯已不是问题,这次要求额外提供身分证资料,做法上难以说服人,「而且很多农药业者都有在卖,根本不会有人来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