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身于比利时,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母亲身处于遭纳粹入侵的荷兰,在战争中痛失许多家庭成员。战后,19岁的她前往英国学习芭蕾舞,儘管她虽才华洋溢,却因战时的营养不良导致身体孱弱,不得不放弃舞蹈,转向戏剧发展,开始在电影中演出小角色。
1951年她在蒙地卡罗拍片时巧遇法国知名女作家科莱特(Colette),科莱特对她惊为天人,指名要从没在舞台上有过台词的奥黛丽,主演改编自她同名小说的舞台剧《金粉世界》。该剧演出后大受好评,奥黛丽马上接下首部主演电影、1953年的《罗马假期》,不仅立即夺下奥斯卡影后,更从此成为好莱坞典雅气质的代名词。
当时银幕流行的金髮丰满尤物型女星,奥黛丽以她纤细高雅的特质,一夕间扭转了全世界对美的标准。1961年的《第凡内早餐》堪称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片中她自由奔放的形象令全球男女同时倾倒,而那套以珍珠项炼点缀的黑色缎面小洋装,即便60年以后的现在,仍是许多女性梦想中的完美洋装。
奥黛丽1967年的《盲女惊魂记》让她第5度、也是最后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她就半退出演艺圈并移居瑞士。她在1954年嫁给演员梅尔法利尔(Mel Ferrer)并生下两个儿子,但在1968年离婚,1969年她与义大利心理医师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再婚,两人生下一子,但1982年仍以离婚收场。离婚后到她过世为止,奥黛丽都与荷兰演员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维持着伴侣关系。
对许多人而言,奥黛丽赫本最无法磨灭的身影并不发生在银幕上,在她生命最后的10年,将心力投注在全球需要帮助的孩童身上,198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派她为亲善大使,经歷过战争恐怖的她,深悉飢饿与迫害对儿童一生造成的伤害,她不仅尽力募款,更亲自出访全球最需要关注的国家,次数高达逾50次,即使她已被诊断出罹癌也不曾终断。
因她对儿童慈善工作的贡献,奥黛丽1992年获颁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颁奥斯卡特别贡献奖,但遗憾的是,她在有机会亲自领奖前就香消玉殒,于1993年3月20日因癌症病逝于瑞士家中。她最后的银幕作品是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执导的1989年电影《直到永远》,在片中化身指引主角到达天堂的天使,或许不是奥黛丽赫本最永难忘怀的作品,但或许是最能反应她晚年义行的角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