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86岁的国宝级雕刻大师张敬守护中风老妻10年走完人生最后里程,78岁重拾链锯与雕刻刀,以极大体力负荷创作,反覆创作灵感取自圣经的大山大水,也用「恩爱」系列表达对妻子的感念,他表示自己拚老命在刻,给歷史留下记录。
出身云林的张敬4岁时,母亲找他吃饭遍寻不着,发现小娃儿拿着石头与钉子在红砖块敲打,满手红砖粉还混着血,这段儿时趣事直到他50岁才知道,当时他从专业配镜师转跑道雕刻创作,母亲在病榻说出这段往事。
师承杨英风的张敬擅长创作气势磅礡的山水,他以圣经故事发想的作品「走向光明」,构图是108只神态各异的羊在山坡上奔跑,荣获第一届文建会民族工艺奖雕刻类第一名,此后作品受故宫等官方单位与民间企业典藏。
但就在创作极盛期张敬66岁时,鹣鲽情深的太太中风倒下,他奔波医院长达10年,创作一度停顿,只有产出少量作品,但都是经典之作「爱是包容无止尽」、「心泪突破」,也是心情写照。
太太过世后2年,78岁的张敬有天看着树叶,彷佛听到上帝的感召告诉他继续创作,让朽木重生,为歷史留下纪录。他撑着脊椎退化的身体,重拾链锯与雕刻刀每日创作5小时到10小时不等。
张敬说,艺术有两面,就像手掌一面很美, 另外一面握了才知道粗糙,艺术创作有其代价,是内心沉淀的结果,有些作品可能不美但有震撼感。
重新背着链锯站着雕刻,对张敬的体力与精神都是极大负荷,但他几乎忘了时间,发愤图强产出大大小小作品,连自己也不知道刻了多少作品,本周六(8日)在云林县文化观光处展出,其中「青山绿水-天佑台湾」是主视觉作品,在开阔的天地间有无数羊儿群聚奔跑。
文观处长陈璧君表示,张敬老师是台湾自然景观雕刻的一代大师,怀抱着对基督的虔诚信仰与崇敬天地之心,独创大山大水的景观雕塑,线条简洁却有巨大生命力,让观者有身歷其境的震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