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影视的下一步——公共电视徐秋华 × 瀚草影视汤升荣 (摄影/蔡耀徵)
台湾影视的下一步——公共电视徐秋华 × 瀚草影视汤升荣 (摄影/蔡耀徵)

影音串流(over-the-top, OTT)平台与服务与平台的兴起,不仅改变消费者收视习惯,也改变影视的产制流程。透过公共电视总经理徐秋华与瀚草影视总经理兼戏剧制作人汤升荣的对谈,从电视台与制作方的角度,解析OTT 时代下台湾影视产业的下一步。

选择权回到观眾手上

近年影音串流平台大举进攻影视产业,对于想看的节目,消费者已经不需要按照电视台排播的时间守在电视机前,只要有网路与OTT 平台应用程式,透过电脑、手机、平板等装置随时随地都能观看。

早在2013 年左右,当时任职于客家电视台的汤升荣就观察到,OTT 平台的兴起将会对影视产业带来变革。「以前观眾是按照电视台排播的节目表来收看节目,但OTT 的出现让观眾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与方便的时间点选收看。」汤升荣形容OTT 就像是一家超级市场,上架的影片就像是货架上的各式商品,喜剧、爱情、家庭、惊悚……消费者能依据个人的喜好选择想要的产品,「收视选择权回到了观眾手上。」汤升荣表示,各OTT 平台能提供什么吸睛或独创的内容获得观眾的青睐,便成为决胜点。

徐秋华则回应道,过往台湾常见的偶像剧,一部戏至少需要16 集的拍摄规画才能培养收视群眾,本土剧更是动辄几十集,但在OTT 时代,因为收看时间与地点较弹性,6 集或10 集上下,只需一个下午就能追完整部剧,反而更受观眾青睐,「OTT 的确改变了观眾的收视习惯。」在集数较为精简的趋势下,影视产制的类型必须更多元、明确,才能抓紧各类型的主力观眾。

OTT 资金挹注戏剧产制

「早先OTT 业者都是以购买影视作品版权播放的模式经营,但后来渐渐意识到,还是得拥有自制内容才能让作品持续在平台上播放。」徐秋华解释道。于是,从Netflix 打响第一炮投资戏剧制作开始,OTT 业者纷纷掏出资金挹注戏剧产制。徐秋华接着说明,过去商业电视台制作戏剧需仰赖广告收入来支撑,但现今广告主的广告预算已经大量流往网路平台,于是她明确地指出,「OTT 业者挹注资金在戏剧产制上,是对影视产业的第一大影响。」

透过OTT 串流平台,收看影视作品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摄影/蔡耀徵)
透过OTT 串流平台,收看影视作品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摄影/蔡耀徵)

汤升荣则认为,未来戏剧制作的新型态可能会转为由电视台、OTT 业者等共同投资,壮大制作预算,而拍出的成品可在电视台频道与OTT 平台共同播放。目前除了国外业者如Netflix、HBO GO 等国外OTT 平台外,国内如myVideo、friDay 影音、CATCHPLAY+、LINE TV 与KKTV 等OTT 平台业者,同样在台湾戏剧的制作上投入相当资金,共同推进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徐秋华对于这样的发展保持乐观,她也提到,随着台剧逐步登上国际OTT 平台,面对国际收视竞争的同时,相对也需要匯聚、投入更多制作成本以提高戏剧品质。

徐秋华,公共电视总经理,致力于推动台湾戏剧登上国际OTT 平台,同时也与国内OTT 平台业者合作制播更优质的台湾戏剧。(摄影/蔡耀徵)
徐秋华,公共电视总经理,致力于推动台湾戏剧登上国际OTT 平台,同时也与国内OTT 平台业者合作制播更优质的台湾戏剧。(摄影/蔡耀徵)

汤升荣,瀚草影视总经理兼戏剧制作人,长期耕耘台湾市场,戏剧作品包含《我们与恶的距离》、《火神的眼泪》、《茶金》等。(摄影/蔡耀徵)
汤升荣,瀚草影视总经理兼戏剧制作人,长期耕耘台湾市场,戏剧作品包含《我们与恶的距离》、《火神的眼泪》、《茶金》等。(摄影/蔡耀徵)

好内容是迈向国际的关键

徐秋华指出,OTT 对影视产业的另一大影响,是将全世界的影视作品带到同一个竞争市场,徐秋华认为,国际OTT 平台的兴起,观眾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就看到全球最新上映的戏剧,对剧种的接受度也变广,更重要的是,对于戏剧内容与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一打开国际OTT 平台,有美剧、韩剧、日剧……有选择就免不了会有比较,你以为台湾人就一定选择台剧吗?没有!作品不理想,观眾不会想看。」汤升荣直言,影视作品在国际平台上架,虽有机会吸引全球观眾的目光,但也得跟全球作品一较高下,这是个机会,但也有被淘汰的危机。

汤升荣建议制作方可以多元发展品牌,以不同戏剧类型做分类,例如瀚草建立名为「Gold Grass 」的支线,便是运用经典与文学做基础,而2021 年获得好评的《茶金》就是这个子品牌制作的作品。其他还有以爱情喜剧、推理警匪、悬疑奇幻的品牌支线。「瀚草透过不同戏剧类型的分野来累积不同的人脉和工作伙伴,让对于该类型戏剧熟悉、擅长的人进到团队,并且运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编剧。」汤升荣解释道,当需要全面性提升影视内容品质时,这是瀚草所选择的策略。

融入在地特色的国际收视战

除了具备明确分野的戏剧类型上的,徐秋华则强调内容面的在地元素,「在地元素并非是迈向国际市场的阻碍,例如去年于公视、Netflix 等OTT 平台播映的《茶金》,讲述的虽是台湾北埔在地茶商的故事,但其中商业战的题材具有国际共通性,亦能吸引全球观眾都能理解的剧情。」徐秋华认为,只要掌握好戏剧元素、故事精彩、角色鲜明,就能被世界看见,所以不论是以台湾歷史为蓝本的公视影集《返校》,或是2020 年由瀚草影视、良人行影业及台湾大哥大共同出品的惊悚推理剧《谁是被害者》,都因剧情具有国际性而让Netflix 买下全球播映权。

而在将台湾戏剧推往国际市场的同时,徐秋华希望能有更多的原创IP 作品出现,透过戏剧将台湾带到国际视野中。一如《茶金》在殷海光故居、迪化街的十连栋等台湾各地取景,藉由影视内容让国际观眾有机会见识到台湾风华绝代的建筑、自然风光与人文歷史。此外,汤升荣认为,未来也能思考如何将更多台北特色融入戏剧当中,「例如在戏中呈现木栅文教区或是信义区的商业金融样态,让更多人了解台北的文化景观或人文故事,这会让戏剧作品的质感变得更加独特。」

《返校》在西门町电影公园重现翠华中学的场景,让更多剧迷透过戏剧认识在地特色。(图/牵猴子整合行销)
《返校》在西门町电影公园重现翠华中学的场景,让更多剧迷透过戏剧认识在地特色。(图/牵猴子整合行销)
OTT 平台将台湾戏剧推往全世界,透过《茶金》的拍摄场景传达大稻埕十连栋以及殷海光故居的样貌。(图/牵猴子整合行销)
OTT 平台将台湾戏剧推往全世界,透过《茶金》的拍摄场景传达大稻埕十连栋以及殷海光故居的样貌。(图/牵猴子整合行销)

本文作者:田育志

(本文摘自《台北画刊1月号648期》)

《台北画刊1月号648期》
《台北画刊1月号648期》
#OTT #戏剧 #观眾 #汤升荣 #徐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