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话题性的北市超级豪宅「陶朱隐园」日前传出内部有开放空间,每年至少要让民眾参观一次,负责工程的中华工程董事长朱蕙兰透露,当时是由都市设计审议委员张金鹗所提议,前台北市副市长、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荣誉讲座教授张金鹗表示,他的确在10年前以都审会「委员」身分提出这个想法,一来符合社会期待,也是典范。

张金鹗在他的脸书表示,他回想的确在10年前,以都审会「委员」身分所提出的想法,当时委员会认为「陶案」既然有获得「容积奖励」,应该相对提供「社会公益」才符合社会期待。

张金鹗指出,当时中工强调「陶案」开放空间的设计规划是为典范,他因此提议是否未来可以每年至少有一天开放供社会大眾参观,让社会大眾体会豪宅开放空间典范,如此可增加社会大眾对豪宅的亲民形象,这样是否也可算是一种容积奖励的「社会公益」?

他表示,这种情况在国外常见,即便是欧洲皇宫或美国白宫也都有开放空间供社会大眾参观案例,其目的也是达到「体会」与「亲民」目的,如此才是典范。

张金鹗表示,当时委员会所有委员都认同此建议,而中工也当场承诺没有问题,因此委员会才作成会议结论。至于后续相关细节就由市府都发局与中工签订协议,他个人没有进一步了解。未来「陶案」应依市府与中工协议内容,依法办理,以符审议决议。

#陶朱隐园 #中工 #张金鹗 #开放空间 #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