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塑胶垃圾,环保署日前「一次用饮料杯限制使用对象及实施方式」草案,今天邀请连锁便利商店、速食店业者举行法案研商会,会中有业者认为,应把使用环保杯的成本由消费者负担,不能用环保惩罚业者,对此,绿色和平专案主任张凯婷表示,从国外循环杯案例来看,只要使用者在一定期间归还,消费者也不会再多被收取费用,不会因为消费者要採用对环境比较好的行为还要多付钱,不应该变相惩罚消费者。
绿色和平在去年9月10日至今年1月10日试办台中市15家饮料店的循环杯借用服务,4个月共有约1700人借用,归还率达98.5%。
张凯婷表示,供借用的单位为这15家店家,归还则除了15家店家外,也在部分的超商门市摆放,循环杯借用是给消费者是多一个选择,原本就不应该多收钱,目前业者认为塑胶较为便宜是未考虑到后端处理成本。
张凯婷提及,以国外循环杯案例来看,只要使用者在一定期间归还,消费者也不会再多被收取费用,不会因为消费者要採用对环境比较好的行为,还要多付钱,不应该为了环保而惩罚消费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