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二年无人问津,金管会决定「再放宽一点」。金管会20日宣布,对STO再松绑三点,一是交易平台接受第二檔STO的间隔时间,由现行一年缩短为6个月;第二将原单一平台募资上限由1亿元提高2亿元;第三点是开放侨外资可投资募资金额3千万元以下的STO。

STO即证券型虚拟通货,金管会在2020年1月20日发布STO管理办法,到今年20日刚好满二年,但无论是3千万元以下不用进沙盒实验的STO,或是超过3千万元规定要进沙盒的STO,在二年内都没有任何申请案,等于有法规却没有市场,因此金管会决定再松绑,且近日即可上路。

不过,STO平台或业者建议的三大点,金管会都没有採纳,证期局副局长郭佳君表示,业者建议最多的三项,第一是3千万元以下STO目前限专业投资人才可投资,建议开放一般自然人,但金管会评估此种商品相对复杂、筹资风险较高,国际间也多是以专业投资人为主,所以决定仍不开放一般散户投资。

二是不用进沙盒的门槛可否由3千万元往上提高,也因风险考量,未採纳;第三大建议是现行3千万元以下STO交易,要用议价方式,建议可用竞价,但因法规限定竞价仍是要证券交易所才可行,也无法开放。

郭佳君强调,相关开放还是要兼顾证券交易法等法律框架、市场风险控管、业者的经营弹性等,并不是所有建议现阶段都能参採。

至于金管会无法对STO大开大放,是否让相关筹资都转往其他虚拟货币模式,如目前极夯的NFT(非同质化代币)?郭佳君表示,其他虚拟通货不一定是证券型虚拟通路,若不是就没有涉及证交法的问题。

证期局曾解释有价证券必须具投资性及流通性,而投资型有四特点,即一是出资人出资、二出资在共同事业或计画、三是出资人有获取利润的期待、四是利润是符合发行人的努力,郭佳君说目前台湾及国际间大部分国家都认为NFT不算是有价证券。

#STO #金管会 #建议 #郭佳君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