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三系列再度推出新作!被称为「稿纸糊成的家」文坛家族纪录片朱西宁刘慕沙《愿未央》、朱天文朱天心《我记得》,将在3月上映。2部皆由侯孝贤担任监制,在侯导班底的打磨下,朱天文一方面担任《愿未央》导演、拍摄父母辈的文学歷程,在另外一部纪录片《我记得》则又与妹妹朱天心成为被记录受访的对象。父母辈与女儿辈的两个世代写作故事,将各自在2部纪录片中真诚叙说他们的创作与家常。写作领域跨及剧本的作家朱天文,不但首度化身为纪录片导演,在最新发布的共同前导预告里,妹妹朱天心则用「孤狼强碰」来形容家人们,也让观眾好奇所谓的「文学朱家」私下是怎样相处。
朱家姊妹的长女朱天文16岁就发表第一篇小说,90年代即在臺湾获得报系举办的百万长片小说奖首奖,也曾三度获得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及最佳原着剧本等肯定,但担任导演可是首次,为了自己父亲朱西宁、母亲刘慕沙的纪录,执导了《愿未央》留下他们的文学身影。被形容为「难以归类的小说家」、27岁就写下「唯有文学,不能平凡」志向的朱西宁,文风多变、在语言创新上不断自我突破,融合乡土写实与现代主义于一炉,他的《铁浆》、《旱魃》、《八二三注》与《华太平家传》皆为华人世界知名着作。而刘慕沙则是文学界中重要的日文翻译家,透过她的译笔,将日本经典文学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吉本芭娜娜等名家作品,介绍给臺湾广大读者。
朱天心就读北一女时期,即写出《击壤歌》一书惊艷文坛,衝击许多在考试制度下仍有青春梦的学生们。两姐妹在《愿未央》中连同小妹朱天衣、女婿作家唐诺等,全家大小将文采展露于读者眼前,让朱家被形容为「稿纸糊成的家」。朱天心也在前导预告里形容:「我觉得就是几匹孤狼,强碰在一个屋子底下。」全家在文学创作中,都成了独自行走写作道路的「孤狼」,自小看着爸妈写作,她倒不认为姊妹们一定就也得投身文学,「并非因为你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文学的家庭,就理所当然觉得说,将来我也写这个。因为你看到父母亲的卯足全力,甚至是放弃掉其它的东西」。
预告里,朱天文也感性告白她的最爱「其实人,一生你只能实践一种人生,你的志业,就是你爱的那一样东西」,朱家各代成员透过写作展现彼此,她也欣慰地表示:「感觉终生都对它有热情的,还求之不尽、知之不尽的这一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这条路的!」《愿未央》将于3月18日上映;《我记得》将于3月25日上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