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爆发至今已2年,不少民眾感到倦怠,越来越多人讨论「不要清零,直接共存是否比较好?」对此,毒理学专家招名威表示,如果想要与病毒共存,至少需要完成致死率低、流感化高、病毒取代率高与疫苗覆盖率高的条件,但目前台湾都还不够。

招名威在脸书发文表示,可以理解大家对于病毒反覆出现又消失的状况,感到不耐烦,且至今疫情仍旧看不到尽头,让民眾越来越厌烦,但目前如果要放弃清零的目标,追求共存的条件,台湾足够了吗?他认为可能还不够,因为至少要达到「一低三高」的条件,分别是致死率低、流感化高、病毒取代率高与疫苗覆盖率高。

招名威指出,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Omicron死亡率比Delta低很多,但是否有比其他与人类共存很久的病毒低呢?像是腺病毒、肠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其实很难说,毕竟Omicron出现的时间太短了,还没有完全证据显示它是稳定且可以人类共存的。

招名威也说,Omicron现在充其量只能说有开始「流感化」的趋势,虽然重症与死亡率较低,但染疫之后却会造成很多后遗症,所以真的说不准,但他认为要说它流感化,至少还要再突变个两代以上才有可能。

招名威认为Omicron要完整取代Delta成为主流病毒株,这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发生,但台湾却没有,因为过去台湾根本是净土,连Delta都没有肆虐过,又怎么有被取代的说法呢?而且将国外的条件放入台湾,从生活习惯、医疗制度与文化都很难比较,因此很难说Omicron大规模感染后就没有人会死亡。

招名威坦言,以台湾目前的疫苗覆盖率,还有300多万人连一剂疫苗都还没有打,虽然疫苗对于Omicron有降低重症的风险,但离全体免疫还有很长的距离,至少第二剂覆盖率要达到90%才有可能的。

招名威表示,依照台湾目前的状况,清零一定是可行的,应该要用最少的资源,去做最大的规划,但不能只有确诊或医护在支撑,大家都得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疫苗能打的都打起来,这样才能将病毒对我们的影响彻底移出生活圈。

文章来源: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
#Omicron #共存 #条件 #清零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