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开幕在即,各国运动员和媒体已陆续抵达冬奥村。Wang形容,北京冬奥会正在「一个名副其实的堡垒」里举办;为了防止新冠疫情的传播,北京冬奥防疫「泡泡」堪称疫情爆发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尝试」。
她在文章中写道,冬奥组委编制的一本83页的指南,详细告知了冬奥参与者需要遵守的防疫规范。指南要求,参与者需在奥运会前14天进行自我监测和隔离,将自己每天的体温数据上传到一款应用程序中。
在登机前往北京前,Wang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并且两次检测均呈阴性。
飞机刚刚着陆到北京首都机场,她便从舷窗看到,身着防护服的防疫工作人员已早早地在跑道上等候。等到飞机上的行李都卸下时,他们会对行李进行消毒。
文章写道,「工作人员穿着全套的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引导乘客通过机场」、「从飞机前往航站楼,仿佛进入的不是一个奥运主办城市,而是一个医疗设施」。
Wang回忆说,后来他们一行进入了一个新冠临时检测点,有数十个检测隔间,最后她顺利通过了海关。她说,「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又有一点不那么真实」,这需要大规模组织和人力支持,现场一些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还邀请她一起拍照。
北京冬奥的「闭环」防疫,让Wang印象深刻,她说,正式进入了奥组委所说的「闭环」——一个由多个「泡泡」组成的系统—,包括比赛场馆、会议中心和饭店,都由专用交通工具连接起来。
这条环道从北京西北方向延伸40多英里(约64公里),一直延伸到高山滑雪和滑冰赛的举办地延庆地区。再往前延伸60多英里(97公里),便到了举办其他赛事的张家口。
这些地点透过高铁与北京相连,其中有专门为奥运选手服务的部分,为让奥运会与其他大部分没有新冠的中国人完全隔离开。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她必须保持警惕。「泡泡」里的每个人每天都要接受检测,并将他们的体温上传到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上。报导奥运期间,她也被严格限制在饭店和奥运场馆内。
Wang说,这次报导冬奥的北京之行,也是她时隔18个月再次来到中国。自疫情开始以来,她已经在北京、香港和东京经歷了五次隔离。各国政府应对新冠的方式各不相同「这让我的亚洲之行疲惫不堪、真伤脑筋。」
她提到,这次的北京之行所需要的计划是最严谨周密的,也最需要保持对细节的关注,这样才能够确保遵守每一条防疫规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