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病管局在1980年发表「后天免疫缺陷症」(爱滋病)的流行警告已40年,该病毒已经影响了全世界3800万人,已造成3300万人死亡,而且,医学界还是无法彻底治癒爱滋病。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在荷兰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破坏力的 HIV 病毒株,感染后的潜伏时期较短,病毒浓度更高。
医疗讯息(MedicalxPress)报导,这种新变体称为HIV-VB variant,就是变体亚型的意思,在发病前的血液病毒浓度要高出标准型的3.5 到5.5 倍。更严重的是, VB变种造成免疫系统损害的速度还是标准型的2倍,意味着从「带原未发病」到「明确已发病」的时间更短,从原本的8年发病,降至2~3年就发病。
所幸,感染VB变体的患者在就医治疗后,免疫系统恢復速度和存活率都与典型患者相似,也就是并未出现抗药性,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
VB变体是从BEEHIVE研究项目的17名HIV阳性患者身上发现,其中15人来自荷兰,比利时与瑞士患者各1人。研究人员随后分析了荷兰6,700多名HIV阳性患者的病毒型,又发现92人是VB变体患者,使总数达到 109人。
分析病毒遗传变异模式,研究人员估计VB变种首先出现在1980年代末和1990 年代的荷兰,到了2000年以后,它传播的速度赶上标准型HIV,直到2010年出现下降。下降的原因是欧洲的有效治疗率足够高,抑制了传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