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大陆近年持续公开歼20匿踪战机、极音速武器、先进潜舰与水面作战舰等尖端武器,且价格相对低廉、限制又少,但根据智库统计,其军备出口却不升反降;《欧亚时报》(The EurAsian Times)指出,这是因为外界怀疑其先进技术体系不完整且未经实战验证,对产品水准存在疑虑。
根据智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统计,在趋势指标值(trend-indicator values,TIV)计算下,中国大陆2010年至2020年共出口价值166亿美元(约新台币4584亿元)的军备,远低于美国的1050亿美元(约新台币2兆8996亿元)和俄罗斯的705亿美元(约新台币1兆9469亿元);且大陆军备出口2010年代后期持续下降,2020年仅7.59亿美元(约新台币209.6亿元),为2008年以来最低。
趋势指标值旨在衡量军备的使用价值,而非经济价值,因此该数值并非计算实际合约售价,而是以武器的原始单位生产成本为基础进行评估,如二手武器价值仅为新品的40%、交付前进行过大规模升级或翻修的二手武器则价值新品66%等。
《欧亚时报》表示,中国大陆制武器的价格相对美俄产品便宜、愿意给予慷慨贷款、不像美国经常限制使用目的或藉「售后服务」干涉他国事务,还能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政治支持等额外奖励,却仍难以吸引海外客户,主因是外界怀疑其先进技术多来自逆向工程,甚至是间谍行动,难以确保整体技术体系完整;美国海军专家沃海默(Eric Wertheim)则指出,大陆制武器还有一个通病,就是未经过实战验证,让外国客户不敢冒险购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