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委张廖万坚表示,国内外的职业运动发展日益蓬勃,但国内基层棒球教练仍存有传统的竞争及指导思维,应该慢慢导向与运动产业多方接轨,但仍有赖学生及家长配合注重学业,体育署也可以鼓励基层教练到国外学习运动科学观念,并注重体育产业发展。

张廖万坚指出,台湾的三级棒球偏重比赛成绩,挖角风气盛行,对学业也不够重视,这样的状况,除了会让高中比赛强弱悬殊,对学生发展也不是好事。

张廖万坚表示,日本有3千多所高中参加甲子园,换算下来,一年约有4万名球员毕业,根据体育署的调查报告,当中仅约8千人会进入职业、业余、大学球队。剩下的继续升学,有的人可能走教育体系,回学校教书之余兼任棒球社老师。而日本学生打棒球,也不会偏废学业,但台湾是找来专职教练教球,差别就在于此。

张廖万坚指出,台中西苑中学棒球队有位毕业生,现在在宗教业当「师公」,自己并非要说这个职业不好,只是打了这么多年球,但没有继续从事运动相关产业,是很可惜的事。

张廖万坚说,现在的运动发展已导向科学化训练。教练指导技术也要引进科学观念,比方说增强投球、打击机制的训练,可能就牵涉到运动力学,政府应该鼓励、协助教练赴国外培训,而想出国的球员也要先练好外语能力,要成为顶尖选手,对各种知识都要涉猎。

张廖万坚表示,现在运动产业链都已十分发达,若球员哪天受伤或是其他因素无法继续当选手,仍可学习运动行销、运动防护、运动心理等专业知识,以便日后转型,当一个教练、球探、运动解说youtuber等等,这都跟运动产业相关。

民进党立委林宜瑾则认为,要求学生运动员读书当然是好事,但实务上很难两头兼顾,加上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运动产业专班,进入职场后,若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再来补强学歷及知识即可。

#张廖万坚 #教练 #棒球 #运动 #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