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报导,他指出,美国通膨自2021年初1.4%的水平,显着升至2022年1月的7.5%,超出市场预期,更是40年来最高,这也解释为何美国联准会将收紧货币政策,而速度将较上个升息周期为快。这个预期牵动全球股市上周波动。未来,香港须关注利率和全球资金流向的转变,对亚太区的资产市场和外匯市场的影响。

陈茂波表示,香港作为细小而全开放型的经济体,须加倍警惕相关潜在风险,他指,按其评估此次美国的升息周期,对香港金融及货币稳定带来的风险可控,而过去多年来香港金融市场建立的缓衝及实施的抗震措施,依然发挥着作用。

资金流方面,在联繫匯率机制下,港元拆息一般会趋近美元息率,但亦同时会受当地资金充裕程度所影响。就以美国上次升息周期为例,在2015年底至2018年期间,美息累积升了2.25%,但同期香港最优惠利率仅上调一次,幅度介于0.125至0.25%。

基于目前香港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银行体系总结余达到3500亿港元,估计即使美国升息,资金流向变化亦不至令港元拆息紧随向上。再者,香港经常帐持续稳健,最近四季的经常帐盈余平均为GDP的10%,且外匯存底达到5000亿美元水平,这些都为香港提供强韧实力以应对资金流的变化。

房市方面,过去推出多轮宏观审慎措施,让楼宇按揭借贷比率相当稳健,按揭贷款人的平均供款与入息比率处于36%的低水平。银行在审批贷款时的压力测试,亦考虑了一旦遇上升息时,供款人的财务抵御能力。因此,房市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

至于香港的银行体系,陈茂波指出,一直维持着高度抗御衝击的能力,包括银行拥有强大的缓衝资本,资本充足率平均值高达20%,远高于国际最低标准的8%。

其次,银行的平均流动性覆盖率达150%,同样远高于法定最低要求的100%;以及银行资产质素保持健康,整体不良贷款率在2021年9月底时为0.81%,与国际标准和过去歷史相比,属很低的水平。金管局对银行进行的定期压力测试均显示,银行体系能承受潜在的利率急升及其引起的连锁效应。

不过,息率潜在向上的趋势加上近月疫情对经济的打击,或会影响部分市民和中小企业的现金周转甚至还款能力,港府和金管局一直密切关注,并加强鼓励银行给予协助和弹性,冀在困难时期尽量为企业提供支援。

#全球 #银行 #香港 #银行体系 #资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