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3年,全台首批香荚兰终要採收,不料却因高温而成空包弹,产量比预估的少3、4成,下重本的农友一片哀嚎,幸屏东佳冬高农将危机化为转机,师生把果荚萃取成露、制成芬香,不仅降低减产损失,也开创市场新可能。
香荚兰是全球排名第2贵的香料,1公克要价约100元,目前多种在第三世界开发中国家,台湾直到2019年才有大规模种植,但因成本高、多数农友对其不熟,所以目前全台种植面积约仅15公顷,并以南部居多,佳冬高农农场经营科也投入其中。
农经科主任林钰泽指出,香荚兰1分地产值约30万,但从一开始种到採收需3年时间,换言之,欲享有高价农产交易、要先忍受前3年无法回收的种植成本,1分地约50至100万,而就在去年底,大家苦等3年终要喜迎大丰收时,却惊见大量空包弹。
林钰泽分析,去年3月香荚兰开花授粉后,4月遇上高温,导致授粉结实率降低,6月起出现落荚,每个剥开都是空包弹,惨状持续至11月,使得12月採收期的产量比预估的少3、4成,他说,这对农友与学生打击很大。
但学生不舍努力付水流,绞尽脑汁欲翻转局面,最后一反市场操作,耗时3个月研发,将被视为无用的果荚萃取成露并制成芬香,成功在市集上吸引注目。
学生说,目前50公克的果荚可萃取3公升纯露,预计可贩售250元,也就是说,原本可能被当垃圾丢掉的果荚,摇身一变成每50克有250元价值,经济效益相当好。
「原来果荚也有用!」林姓农民称,他在林边种4分地香荚兰,这次以为要血本无归,后来得知佳农学生在研发香荚露芬香,便提供果荚给学生用,目前对成果很满意,也颠覆对香荚兰的市场印象,将持续提供原料给学生,待产品更稳定后,可望合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