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峡区安坑里以盛产青心柑种茶闻名,独自研发出特色品种「小暗坑火金姑茶」,当地不少农友除了会将茶叶外销,当地区公所、农会也会规画小旅行,带着民眾拜访茶园,手作体验制茶,增加农友收入,不过,受疫情影响,各单位办理的小旅行都纷纷取消。三峡农会指出,不少自产自销茶农往年都会接收团客参访,如今收入多数锐减8成以上。
安坑里长李秋维指出,火金姑茶都是採用有机人工栽种,产量不多,为了打响知名度都会接受团客参访,高峰时期每月参访数量可达数十团,且每团数量都是50人左右,不过去年5月疫情爆发后,团客逐渐锐减,而区公所或农会会带队参访的小旅行数量也减少,往年每名游客参观制茶费用大约400元,至少不无小补,但现在收入等于挂零,皆是靠农会促销活动或网路平台赚取利润。
三峡百年制茶世家「天芳茶行」负责人黄耀宽表示,往年每周都会有2团以上的游客参访,但疫情爆发后逐渐锐减,现在几乎没有团客敢来,甚至有出现一周没有客人上门的惨况,因此茶行顺应消费模式改变,也配合农会的网路平台、茶行脸书行销,配合五倍券给予民眾购茶折扣后,陆续有不少消费者也致电订购,成效不错。
三峡农会指出,戴记茶行、火金姑茶行、天芳茶行等三峡在地自产自销茶农,部分收入是来自轻旅行、食农教育等活动,但疫情爆发后,团客锐减,有些茶行甚至接不到参访订单,目前都在努力转型,希望靠网路营销做出成绩。
三峡农会总干事张永巨表示,三峡茶农多数是将茶菁转卖给制茶厂,赚取利润,但仍有20%业者是自产自销,自产自销盈利模式受疫情影响最深,但农会近期已积极辅导,除了邀请讲师到茶园授课,也规画各式活动帮助行销,像是3月春茶採收期间,三峡在地会举办绿茶季,届时农会将与台北大学合作,透过产官方式,扩大三峡茶行销,帮助茶农扭转颓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