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从借钱工具花十多年转型成功。据银行局统计,2021年全年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为141亿元,应是创2005年、亦是卡债风暴以来新低,分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循环信用余额下降,从最早近5千亿元,到去年底已快跌破千亿元大关,二是2021年有纾困措施,卡友利息可缓缴至今年中,利息收入亦会受影响。

国人信用卡总流通卡数已逾5285万张,到2021年底循环信用余额近1012亿元,与2005年底相比,当时总流通卡数是4549万张,循环信用余额有4947亿元,银行信用卡收入最多的项目就是循环信用的利息,平均年息有13%以上,一年有700~800亿元利息收入,刷卡手续费收入约150~160亿元,在双卡风暴前是极赚钱的工具。

但因许多年轻人大量扩张信用,一个人可办10多张信用卡,以卡养卡等,最后信用卡及现金卡逾放比攀高,出现许多卡奴,在立委介入下,终究爆发双卡风暴,银行被要求与持卡人协商还款方案,且信用额度不得逾个人月收入的22倍,信用卡循环信用余额快速下降,从2005年底的4947亿元,2006年底已降到3504亿元,2010年就跌破2千亿元,2013年到2021年都在1200亿元以下,去年底更降到1012亿元。

因为循环信用余额下降,加上金管会要求依客户信用订定个别利率,整体亦下降,2021年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的纾困措施,所以去年信用卡循环息收入仅141亿元,比极盛时期少了500~600亿元,且国人无法出国,少了国外刷卡成长,去年刷卡手续费收入364亿元,也比疫情前的2019年少了43亿元。

银行多表示,信用卡是「揽客」工具,即从信用卡刷卡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及潜力,后续发展更多业务,所以信用卡在双卡风暴后16年,已从赚钱的借款工具,转型为薄利的支付工具,但好处即逾放比从2%多降到0.13%,呆帐风险相对较小。

#大量 #循环 #信用卡 #余额 #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