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简秀枝专栏】艺术珠宝在国际上要自创品牌,出人头地,关键因素是什么?!知名珠宝品牌艺术家胡茵菲(Anna Hu)不假思索地表示,宝石原料的纯正、艺术加值的原创性,还有灵活弹性的整合能力。
胡茵菲2月25日下午在东方文华酒店Anna Hu 艺术珠宝鑑赏会所,举办的分享会中,作了以上表示。艺文人士、珠宝饕客,出席踊跃,座无虚席。
胡茵菲一身婀娜,配戴胡氏专利的海之颂系列耳环,手指上是即将远征欧洲马斯垂克艺博会大展的大黄钻,亲作示范,贵气端庄,又当代感十足。
她展示了今年六月首次受邀参加欧洲马斯垂克艺博会(TEFAF Maastricht),精心设计的新款展品,包括《春兰系列》、《牡丹系列》以及《当代系列》,让宾客见证她全力备战的心情与成果。
胡茵菲以珠宝工作室的现场实景拍摄,介绍了艺术珠宝,从发想、设计、加工等过程,复杂程度,超乎想像。同时,胡茵菲更娓娓道出她力争上游,攀登艺术珠宝的大神山的艰辛过程,步步为营,最后目标,是她一定要登峯造极,打造出华人艺术珠宝的崭新王国。
当被问及珠宝自创品牌,在国际征战的成功关键因素(KSF)时,详实作了说明。提到宝石的纯正性,包括质地、色泽、尺寸、产地,精挑细选,绝不含糊,而且一分钱一分货,马虎不得。
有关艺术珠宝的创意价值,对胡茵菲来说,是她长年的积累,包含早期古典音乐的沈淀,艺术史的触类旁通,各种民俗文化与典故传说,都是她发想的源头。
由于珠宝设计,牵涉到许多人的努力,必须精准到位,发挥极致。要如何作整合,胡茵菲形容,神似交响乐团的总指挥,把最好的乐手组织起来,各司其职,但彼此照应,形成最完美和谐的结果。
艺术珠宝追求完美,胡茵菲深谙这些道理,她从2007年在纽约自创品牌,迄今15年,她过关斩将,可说,成果累累。
对于宝石材料的眼力,从事宝石大盘的父亲胡俊义,除了给了她最好的DNA遗传、经常带着她赴海外採购宝石,实地上手的机会多,耳濡目染下,眼力手感都会进步。
另外,她相信专业证照,除了参加GIA珠宝学院课程,取得珠宝设计与鑑定证书,也在纽约流行理工学院(FIT)珠宝设计学院,取得学位,磨练出从事珠宝设计精准独特眼力。
外加,她在佳士得拍卖公司纽约珠宝部门、在梵克雅宝(Van Cleef and Arpels)以及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等国际大公司,实习或任职,职场训练,冷暖自知,让她功力加成。
还有,她懂得珠宝靠传承,她遇到珠宝界的两大贵人,一位是她口中的「王母娘娘」,爱丽莎.莫莎依芙(Alisa Moussaieff1930),92岁的珠宝奶奶,专攻传统珠宝设计,给了她对经典珠宝的许多启发。另一位是她称呼为「玉皇大帝」,是Jar 珠宝设计大师乔尔・阿瑟・罗森塔尔(1943-),他也79岁了,是当代时尚珠宝设计的权威。两位长者,亦师亦友,欣赏她的聪明慧诘,更多视她为传人,让她左右逢缘,兼收了经典与当代养分,所以无往不利。
由于胡茵菲有过正统音乐班的音乐专业养成,加上美国纽约帕森设计学院艺术史的完整训练,音乐美术已成为她的内在底蕴。比如说,她对于心仪的达文西,一幅平面花卉素描,她截取其中一株,经过巧手转译,一朶艶红玫瑰配绿叶的珠宝成形,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前副总统萧万长夫人朱俶贤,也是珠宝的配戴高手,她与胡茵菲见面时,曾提及臺湾特有鸟种蓝鹊,除了外型美丽,在原住民的神话里,还包含救世主形象,在民间传说中,也有保卫家园、团结对外的精神象徵。
胡茵菲听进心里,找来最适合的宝石,巧手设计与搭配,成双蓝鹊,上下挺立,含情脉脉,状似准备亲吻,欲言又止,也令人爱不释手,成为一组歌颂爱情,寄情于无边幸福的信物。
胡茵菲几件在国际佳士得与苏富比拍卖会上,屡创高价纪录,其中胜出的作品,都是宝石原材料,极具特殊性,而造型设计,又蕴含典故。例如,以256万7千余美元(折合新台币7190余万元)落槌的《古玉竖琴翡翠戒》,竖琴的概念与造型,典雅动人。
《海之颂胸针》以461万6千余美元(折合新台币1.2927亿元)成交,是最高价缅甸蓝宝,十足的东方情怀。《敦煌琵琶黄钻项炼》更以581万3千美元(折合新台币1.6279亿元)拍出,敦煌的传说,琵琶的典故,也有如琴瑟合鸣,一拍即合。
胡茵菲强调,珠宝设计的整合能力,需要很高的EQ,因为打造珠宝的技术,大都是靠传承,游刃有余游走在雕工、镶工,那些工作,都是独门绝活,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养成。
胡茵菲以为,一个珠宝艺术家要面对的是,各有专精的老师傅,如何让他们的专业,被灵活应用,互相支援,也力求融合成一体,是重中之重,也是成败关键所在。
胡茵菲口中的「王母娘娘」爱丽莎.莫莎依芙,永不退休,到了92岁还耳聪目明,身手矫健,驰骋在珠宝艺术世界。有为者亦若是,今年45岁的胡茵菲,奉爱丽莎・莫莎依芙为榜样,自许在另一个45年之后,打造出「华人艺术珠宝的崭新王国」,她自信满满。
胡茵菲期待六月疫情可以好转,她希望带着台湾珠宝饕客,一起走访欧洲马斯垂克艺博会,和她一起书写珠宝歷史!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