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双方激烈军事衝突,西方多国也对俄罗斯祭出经济制裁,使得俄罗斯金融市场陷入混乱,卢布暴跌3成爆发民眾挤兑潮。有专家分析,西方种种制裁手段已让俄罗斯被踢出国际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经济贱民,正步入古巴和伊朗的后尘;经济学人则认为,西方的制裁行动出现指标性改变,可能会让大陆受到惊吓,进而开始思考后续影响。
西方国家联手制裁俄罗斯央行,并将部分银行踢出SWIFT全球银行支付系统,阻断俄罗斯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繫,使其国际贸易面临严重衝击,俄罗斯虽透过禁止外资卖股等手段反击,但美国也马上宣布禁止美国人与俄罗斯央行交易等举措回应。
《金融时报》报导,前美国财政部制裁事务主管Daniel Tannebaum表示,就实施制裁的重要性而言,俄罗斯正步入古巴和伊朗的后尘;此外一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认为,新措施相当于俄罗斯被踢出国际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经济和金融贱民。
国际金融协会副首席经济学家Elina Ribakova分析西方制裁措施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若俄罗斯无法出售大量外国资产以换取当地货币,那么其央行维护卢布的能力就会受到阻碍,最终导致银行出现挤兑潮,如同现在许多俄罗斯人已经涌向银行提取现金。」
《经济学人》也提到,俄罗斯央行持有的大部分证券、银行存款和其他工具,可能存放在金融机构帐户或可能执行西方制裁的区域,这代表俄罗斯的部分的国家资金会因此被冻结。
经济学人认为,此次欧美无法阻止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他们有能力让俄罗斯金融市场陷入混乱,尤其是对央行下手的策略,这代表着制裁手段已出现指标性改变;种种制裁措施可能会让大陆受到惊吓,进而开始思考经济制裁的影响力,尤其大陆拥有3.4兆外匯存底,且大部分存放在西方的金融工具或由西方企业持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