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宋文笛今天分析,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作法,显示美方当前战略重心仍是印太,无意陷入东欧战场。学者陈方隅也指出,俄乌开战反使北约团结,让美国能专注于亚洲。
此外,今年是正值中美签订「上海公报」、双边关系走向正常化的50周年,但宋文笛指美国当前的主要潜在竞争者是中国,不太可能重回联合中国、对抗俄罗斯的老路。
俄罗斯2月24日入侵乌克兰,牵动国际局势。近期舆论热议,俄乌战事是否会让美国的战略重心再由印太区域转移至欧洲。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乌克兰战争「恰恰表明,美国没打算把战略重心转移到欧洲」。
他告诉中央社,美国这次在乌克兰战争中,没有直接军事干预的其中一个考量,就是确认印太区域是目前首要的区块,不想陷入东欧的次要战场泥沼中。
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陈方隅也向中央社指出,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反而刺激北约,团结欧洲,甚至中立国瑞士也前所未有地跟进欧盟,制裁俄罗斯。
他特别指出,德国近期打破禁忌,增列军事预算强化防卫能力,未来每年军事预算也将超过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这是二战后欧洲战略的重要转变」。
陈方隅说,美国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任内一再要求北约盟友增加军费开支,吊诡的是「川普没做到的事,蒲亭(Vladimir Putin)做到了」。
他以「北风和太阳」的寓言形容,蒲亭的作法反激起欧洲的团结,进而让美国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亚洲。
陈方隅也指出,2月中旬俄乌战云密布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仍赴澳洲出席四方安全对话(Quad)外长会议,并和日韩外长会谈,显示美国重视印太区域。
另外,50年前美国拉拢冷战对手苏联的盟友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双边关系逐渐正常化。近期舆论也关注,乌克兰战争后美国是否会重新「联中抗俄」。
宋文笛则认为机率偏低。他指出,中国是世界第2大经济体,俄国仅是第11大,凡事有主次之分,现阶段中国才是美国真正的潜在竞争者。
况且,华府政策圈基本上已经否定「接触」(Engagement)政策,不太可能「联中抗俄」,再让中国有战略机遇期。
宋文笛也认为,乌克兰战役不会让中国渔翁得利。他说,对北京而言,中俄关系像是在国际局势紧张之时「买保险」;但在国际局势缓和时,中国想提升国际地位,仍需要西方国家的外交认同、经济市场和科技转移。
他认为,俄乌开战让中国必须在和俄国、和西方国家间的关系选边站,这并非北京所愿。(编辑:杨升儒)1110301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