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昨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祭出的经济制裁很可能无法阻止俄罗斯,且将会因此付出代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马雪昨在该机构微信公眾号发文称,自2014年俄罗斯因占领克里米亚而受到制裁以来,俄罗斯已很大程度适应这些制裁。现代国关院是中国国家安全部的直属事业单位,在中共外交和安全政策上具有发言权。
马雪认为,2014年以来俄罗斯一直遭受美国主导的制裁,与外界经济联繫越来越少。俄罗斯依赖能源出口支撑经济发展,原材料出口没有内部复杂且遍布全球的供应链,这使俄罗斯经济本来就未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随着俄罗斯经济与世界联繫日益减少,美国制裁的可执行路径也在减少,效力随之递减。
马雪称,切断俄罗斯与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之间的联繫也将对欧盟造成大致相同的伤害。鑑于对欧洲债务的巨大影响,以及欧盟国家购买俄罗斯石油的现实需要,挥舞SWIFT大棒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
此外,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将会增加美国后续的经济负担,包括对乌克兰在内的欧洲盟友的经济援助,以及为防发生难民危机而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庞大开支。若对乌克兰难民危机处理不当,将有助于俄罗斯通过制造怨恨,破坏北约。欧洲内部关于难民问题的激烈辩论,也可能在关键时刻破坏其联盟的团结。
马雪认为,美国在对俄罗斯制裁的威胁阶段,就将军事选项排除。这导致其后实施制裁的强制力下降。美国总统拜登一开始就已强调,不会与俄罗斯开战,这对俄罗斯非常有利,让制裁成为了唯一选项。同时,这也为俄罗斯寻找替代市场,和第三方国家合作提供了机遇,从而可能规避制裁,削弱了制裁的执行力度。
外媒分析,马雪发表的上述看法与外界对制裁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在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外匯来源被切断后,卢布创下了1990年以来最大跌幅,包括英国石油公司(BP Plc)和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 PLC)在内的一系列外国公司因金融和声誉风险而撤出俄罗斯。由于商品买家和金融家的回撤,俄罗斯工业金属出口已经下挫。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