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洋科技成立于2006年,跨足半导体IC设计、电子制造、电动车产业、物联网、医疗产业下游,从设计、制造到量产测试,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去年营收比重,RF跟天线测试占6成最多,天线讯号测试客户也包含国际知名品牌大厂。
镭洋科技去(2021年)年荣获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小巨人奖、入围国家磐石奖,并获得经济部工业局B5G主题式研发计画。在此计画案中,镭洋更担任主导厂商,偕同国内知名网通厂、电路基板制程厂以及电路基板原材厂,以联盟的形式,一起争取国际订单。王奕翔也透露,今年三月也将赴美参加DC(华盛顿)卫星展(satellite)。
次世纪天线实验室採用CATR为间接远场,结合高定位经度的转台,使量测结果的可参考性高,并且重测性优异。系统最小量测取样角度为0.1度,可测试之最大待测物为60cm,可测试频率范围为8GHz-110GHz。镭洋科技技术长周瑞宏博士表示,实验室为全台最高的实验室,很少有这么高的实验室,消防、安全设备皆完善。为何取名为「次世代」,他也表示,因为测试范围很宽广。
经济部透过B5G计画打造台湾低轨卫星国家队,看准低轨卫星商机,积极串起台湾产业链。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卫星产业产值为2706亿美元,2030年预估将上看3706亿美元。若细分SIA卫星产值,地面接收设备占整体产业产值48%,产值高达1353亿美元。
科技部长吴政忠表示,2022年是台湾太空发展元年,太空发展预算将增至40亿元,也透露第三期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计(2019至2028年)可能延长到2030年,总发射卫星数将达原计画之2倍以上。
镭洋科技进近年来积极布局太空产业链,不仅积极延揽国内RF与天线领域之专家、着重于低轨卫星产品之技术研发,为了更完善国内自主研发能量,更进一步协助国外客户,完成各种不同的卫星产品客制化设计。镭洋科技也直言,未来天线发展也不设限于地球。
王奕翔表示,3年前就开始积极布局射频相关产品研发及设备建置,更于2021年底偕同罗德史瓦兹及智波科技打造「次世代天线实验室」,此实验室採用缩距场架构(Compact Range Chamber),可量待测物高达60公分,量测频段涵盖8GHz-90GHz。
除了满足传统天线量测外,镭洋科技更进一步採用罗德史瓦兹向量讯号产生器SMW200A与向量讯号分析仪FSW43,此套高阶且可测试先进技术5G、车用雷达及低轨道卫星收发测试平台,进行主动系统指标量测,除了传统被动测试外,更可以完成系统性参数验证。
此外,镭洋科技亦自主发展自动化阵列天线校正演算法,以提供完善的阵列天线校正与维修诊断服务,可大力协助国内业界缩短研发时程,快速校验阵列天线特性,满足5G毫米波阵列天线(26/28/39/48 GHz)、B5G/6G低轨卫星地面接收站(X/Ku/Ka/V/E band)、卫星通讯酬载设备(X/Ku/Ka/V/E band)、工控/车载雷达天线模组等量测需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