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爆发后,油价一度衝破1百美元大关,通膨持续升压,在此之下,原物料股显然成为各方焦点;然而,钢铁、塑化、水泥……,各自背后的题材强度却有不同。
农历年过后,台股虽然一度站上万8点,但涨升主力却不是电子股,而是由传统产业接棒。尤其是原物料族群中的钢铁股,农历年后以来,上市钢铁指数涨幅逾8%,甚至曾经一度涨逾10%,似有重现去年「钢铁人」的气势。
对此,兆丰国际投顾研究部协理黄国伟指出,每逢全球经济復甦,钢铁的需求面往往就会同步跟进,而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今年全球GDP会有4.5%至4.9%的成长幅度,虽然不如去年的5.9%,「但是回头看全球经济成长史,超过4%以上就可以说是超级罕见的成长,所以全球景气还是热到不行。」
钢价全面性调涨 买盘进驻
若从钢价来看,黄国伟分析,去年第四季自高点滑落后,至今年2月价格已确定反弹,由于来自中国的供给减少、美国对于基础建设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一波的钢价全面性调涨,结构应该颇为坚实。他进一步指出,「现在的转折跟北京冬季奥运有绝对关系,中国办理国际型赛事前都会好好地整理门面。所以从去年第4季开始,华北周遭高污染工厂全都停工。」而今冬奥结束、加上农历年后通常会有拉货潮,买盘进驻并不意外。
不过,有别于钢铁产业的前景清朗,其余原物料族群的基本面强度就相对混沌一些。
塑化、橡胶有望迎转机
今年以来,布兰特原油价格涨幅逾21%,在俄乌战争开打之后,更曾一度出现每桶原油涨破1百美元盛况;依过去经验,原物料价格往往与国际油价息息相关,尤其塑化类股,更是对油价波动相对敏感,加上农历年后上市塑化指数涨幅仅1.3%,远不及钢铁指数的8%表现,在在引发市场对塑化股后市的想像。
不过,这些对塑化股的期待心态,专家却程度不一地先浇了几盆冷水。先看油价,华南投顾董事长储祥生表示,油价确实是推升通膨的力道,但美国总统拜登正受通膨严重导致民调低迷的煎熬,已经决定释出战备库存打压油价,且目前对俄罗斯祭出的各种经济制裁措施中,显然也刻意避开对俄罗斯原油供给的环节,实质来看,油价后市暂不宜过度高估。
至于塑化指数涨幅远远落后钢铁指数,黄国伟直言:「关键就是下游需求不够。」他指出,从油价最主要的受惠者台塑化几乎都没有涨价,就能多少体会到下游需求不算强劲。另一方面,中国去年发出的限塑令同样也影响下游需求,「不过在冬奥结束后,需求可能会稍微好转。」
黄国伟进一步指出,若需求确实出现好转迹象,可先相对看好塑化产业链中游的相关制品,如乙烯系列产品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等,主要原因在于乙烯原料价格易跌难涨,只要下游需求回补,终端售价涨价,在成本没有增加之下,就会造成原物料利差扩大的利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