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陆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在1月和2月进口919亿颗积体电路。但由于全球晶片短缺推高了半导体价格,进口价值跃升19.2%至688亿美元。
在过去两年,大陆月度IC进口增长率一直徘徊在25%左右,最高增长率在2021年3月达到33.6%。
復旦大学研究中国技术政策和创新的助理教授李银(音译)说表示,现在确定这是一种模式还是罕见的例子还为时过早,因2022年的进口量并不低。他补充,农历新年的提前日期(即 2月1日)可能是造成下降的原因。
李银说,从这些IC的成本来看,平均价格已经上涨。但我们可能需要查一下构成,以确定这种变化是否是由价格上涨引起的。也有可能这次低成本晶片的占比较低。中国海关没有提供IC类别的明细,其中包括DRAM晶片和MPU。
在与美国的科技战愈演愈烈之际,中国政府一直在向半导体行业投入资金,以提高国内生产。但尚未能够切断对进口积体电路的依赖,因为大陆生产商缺乏设计和制造最先进晶片的技能和技术。
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半导体行业协会1月份的一份报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半导体制造商在2020年占全球销售额的9%左右。报告称,如果中国晶片产业保持30%的增长率,到2024年将达到17.4%的市占率,仅次于美国和韩国。
另一方面,高基数可能也是影响原因。2020年底,美中紧张局势和Covid-19大流行相关的供应问题,中企开始囤积晶片,导致IC进口创歷史新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