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303大停电,经济部宣示,核四厂转型为绿能、储能应用,甚至进一步发展氢能;国发会主委龚明鑫周五(11日)于立法院接受立委质询时坦言,因疫情的关系,再生能源于2025年达20%,恐要延后1、2年才能达目标,现在正努力朝目标往前迈进;由于台湾用电量年年成长,龚明鑫表示,再生能源除了太阳能、风力发电外,必须要将新的再生能源纳入,氢能、地热都将成为选项。
龚明鑫表示,现阶段要将再生能源的运用极大化,2030年到2035年要导入新技术,现在必须先投入研究经费,如氢能的使用,这些新技术必须跨部会或单位,委托工研院、中研院来共同开发与讨论;龚明鑫也表态,政府对所有可能的再生能源使用,都抱持开放立场,也会听取专家意见后进一步研究。
至于再生能源的配比,龚明鑫强调,3月底净零碳排路径图会出炉,但也不断地强调,核能不会在未来台湾供电配比的选项中。
台经院研究一所副所长林若蓁表示,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有多达30到50家企业可组成伙伴联盟,上中下游已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技术发展比韩国、中国大陆成熟,包括零组件、电池、系统端等都有国产的能力,甚至出口供给国际供应链使用,可以补足太阳能、风力发电等间接性能源的不足。
政府若发展氢能,必须解决足够且稳定的氢气来源,以及便宜的价格,林若蓁比喻,林若蓁比喻,氢能好比「乾净的」柴油发电机,只要提供氢气当燃料,就能源源不绝的发电,「而且无臭味、无噪音」,日本看准新能源商机,已向天然资源丰富的澳洲採购氢气进口,未来可开发氢能车、氢能巴士等。
欧洲针对用电大户所生产的产品,将收取跨境碳税,企业运用绿能、绿电,不仅是税赋的考量,绿电的运用若跟不上时代先驱,还可能惨遭大型跨国企业如苹果,剔出苹果供应链,损失大笔订单。
林若蓁以Google、Apple总部为例,除了电厂供电外,也有自盖绿能电厂的能力,再生能源的发展必须有「多元化」、「分散式」的发电来源,才能保障稳定供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