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上路后,许多民眾反映换了5G后却时常收不到信号,为了解决5G讯号盲区,中正大学电机通讯团队3年前开始研发「电磁面镜」技术,目前已开发出第一代电磁面镜,可以减少95%通讯盲区,目前正在研发第二代智慧话电磁面镜,可自动侦测消除通讯盲区。
现代人手机依赖程度高,但因基地台是邻避措施,要设置时总不免有住户抗争等情形发生,中正大学电机、通讯系张盛富、张嘉展、林士程、吴建华、刘立颂等教师歷经3年共同研发「电磁面镜」技术,预估可消除95%的通讯盲区、减少设置20%的基地台。
中正大学通讯工程系教授张盛富说,使用「反射面」、「透射面」、「绕行面」3项技术,设计出扁平、透明和曲面的电磁面镜,将电磁波讯号聚焦到室内,可以快速改善电磁环境,解决电磁盲区问题,提高讯号覆盖率与通讯品质。
张盛富指出,电磁面镜使用纯被动电路,不消耗电力,加上其薄片软性特性,可装置于建筑的墙壁、玻 璃门窗上,相容于建物装潢,不碍观瞻,相较基地台是成本低廉且降低碳排的装置。
目前一代的电磁面镜已在台湾、大陆、美国、欧盟、日本及韩国等地申请专利,也技转给台湾厂商,张盛富说,盲区其实会依人群、建筑跟着变动,因此目前团队正在研发第二代电磁面镜,加入人工智慧及演算法,未来第二代电磁面镜可以自动侦测盲区,并自动选择要使用扁平、透明或曲面电磁面镜来消除盲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