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肉类涨一成、食用油涨二成、泡麵涨五元、便当涨十元,所有吃的、用的都涨,最近民眾感受最深的就是「涨」字,荷包缩水,大嘆吃不消,究竟这一波涨价还会持续多久?

主计处公布去年经常性薪资平均43211元,年增率1.93%,实质经常性薪资4122元,年减0.04%,主要原因是物价涨幅过大,薪资成长被通膨吃掉,五年来实质薪资首度衰退。

薪资成长被通膨吃掉

台湾去年CPI 年增率2.0 %,观察每月的曲线现变化,已经连续六个月超过2%通膨警戒线,今年一月改写新高来到2.84%。台湾金融研训院董事长吴中书表示,台湾正面临输入型通膨,国际油价及原物料(黄小玉)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身上,造成物价齐扬。

台湾近六个月 (2021 年 7 月~ 2022 年 1 月) CPI 走势(理财周刊提供)
台湾近六个月 (2021 年 7 月~ 2022 年 1 月) CPI 走势(理财周刊提供)

台湾近六个月(2021年7月~2022年1月) CPI走势

资料来源: 财经M平方

吴中书认为,台湾去年GDP 年增6.04%,预估今年GDP 4%,CPI虽衝破2%,为适度性的需求扩张、加上去年产业获利不错,公部门及企业调薪4%,物价有所支撑,目前的通膨还算健康。

不只台湾,各国都有通膨的现象,尤以美国最为严重,去年十二月CPI年增率7%,今年一月改写新高7.5%、欧盟去年十二月创下歷史新高5%、澳洲去年四月新高3.8%,年底回落到3.5%,邻近的韩国去年CPI 年增率2.5%,亦是十年来新高,中国和日本则因内需消费疲弱,去年CPI增率分别为0.9%、-0.2%。

各国 GDP、CPI 成长率比较(理财周刊提供)
各国 GDP、CPI 成长率比较(理财周刊提供)

各国GDP、CPI成长率比较

造成此次通膨的因素复杂,大致可归纳五点:一、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復,各国恢復经济动能,需求面远大于供给面。二、美国无限量QE,民眾袋有钱,解封之后,报復性消费。三、美国FED错判情势,认为通膨只是短暂的现象,去年十月CPI上衝到6%才警觉,拿掉「短暂」的字眼。四、塞港所造成的供应链紊乱,成本品及原物料无法顺利进出口。五、美元走贬,导致国际原物料持续走高。

为抑制通膨,美FED将在三月第一次升息,预料各国央行也会跟进,吴中书认为,全球经济正在復甦,美国应不会採取太强烈的升息手段,以点阵图来看,「今年升息三次、明年三次、后年升二次」,循序渐进地升息,另外,各国与疫情共存的生态慢慢形成,以发展经济为重,升息对今年国际经济影响相对有限。

台湾通膨最快第二季回落

「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吴中书指出,美CPI基期已高,除非有其他的因素,通膨应不会再衝高;再者,美国今年经济状况不错,虽有需求,但不会如去年畅旺;第三,BDI指数离高点已滑落很多,供应链、塞港问题在下半年度应会缓解。

因此,他乐观预估,美国CPI在第四季回落到3%的机会很大,台湾通膨不严重,随着国际通膨改善,第二季、第三季回落到2%以内不无可能。

乌俄衝突不确定因素

然而,俄乌军事衝突可能使通膨加剧,俄国为天然气输出国、乌克兰是农业大国大国,战争开打一个星期小麦涨幅超过三成、大豆涨二成、玉米涨一成,布兰特原油、美国原油都涨涨过五成,目前看起来都没有回落的迹象,加上被黑海封死,许多散装航运绕道增加运费,又会使得塞港更为严重,战争若持续半个月、一个月,供应链恐一整年不顺。

小麦期货走势(理财周刊提供)
小麦期货走势(理财周刊提供)

小麦期货走势

西方国家祭出核弹级经济制裁,将俄国踢出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金融专家林修峰认为,目前SWIFT仍保留俄国最大的两家银行,作为天然气和贸易用途,交易并没有完全掐死,但预期上涨的心理,油价涨幅超过五成,来到每桶114美元新高,战事若持续,今年恐要挑战小布希时代147美元高价,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布兰特原油期货走势(理财周刊提供)
布兰特原油期货走势(理财周刊提供)

布兰特原油期货走势

撇除俄乌衝突,今年全球经济动能依然强劲,要注意的是,明年货币政策开始退场,各国政府面临庞大的财政赤字,开始偿还债务利息,对经济会有收缩的压力,尤其是美国和中国这两大经济体,2023年以后经济会开始放缓,甚至出现疲态,民眾不要一股脑儿觉得通膨会持续很久,届时若供过于求,可能又有通缩的疑虑。

中研院经济所前所长简锦汉也认为,美国升息、各国央行也会跟进升息,全球经济成长开始放缓,有些国家会呈现进退两难的局面,例如,中国内需疲软,若不升息,人民币将走贬,不利匯市;若升息,人民、企业、政府将面临庞大债务压力,不利经济成长。

选择有转嫁能力的厂商

通膨下如何做好资产配置?吴中书建议,中长期来看,可以选择具有前瞻性的高收益资产,如永续发展题材或抗通膨的债券,保本兼顾收益,避免通膨侵蚀获利。而台股的基本面依旧看好,动盪的环境中,定期定额投资ETF相对稳健。

简锦汉认为,通膨对股市不见得不好,具有定价能力、可以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厂商相对有优势。另外,债券市场的价格不会太好,持有债券朋友可以考调整部位,特别是新兴市场体质较弱的国家,如中国、土耳其、阿根廷等,要特别留意。

本文作者:蔡武穆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125期》)

《理财周刊1125期》
《理财周刊1125期》
#全球 #通膨 #CPI #吴中书 #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