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供应链缺货,IC Components大幅成长,加上新聚思处分利益,联强2021年税后净利达到173亿元,年增112%,创歷史新高纪录,每股税后盈余(EPS)10.35元,赚超过一个股本。联强也将配发现金股利5元写下新高。展望2022年,联强旗下四大业务将持续成长,其中包括资讯商用、通讯、IC元件业务将有双位数成长,尤其通讯事业今年将重回大成长,看好全年营运表现,但儘管多数产品线仍维持双位数成长,然而考量联强2022年将缺少处分投资利益,以及受惠半导体供应链缺货,IC components年增36%的强劲成长动能,获利之成长幅度恐不如2021年。法人投资建议为区间操作,区间价59.6~74.5元。
联强2022年2月营收266亿元,年增20%,创同期歷史新高;2022年1、2月累计营收601.94亿元,年增12.44%,亦为同期新高。受惠于半导体终端需求仍未消化完毕,供应链供需仍紧俏,营运维持高檔,本土投顾法人预估,首季营收可望再创同期新高。IT commercial营收150亿元,年增9%,占总营收比重为25%;IT consumer营收231亿元,年增14%,占总营收比重为38%;Telecom营收28亿元,年减8%,占总营收比重为5%;IC Components营收193亿元,年增18%,占总营收的比重32%。
联强看好IT commercial领域在今年的成长,过去两年受到供应链缺料以及疫情造成缺工干扰,商用IT设备难以顺利建置,但营运智能化、数位转型仍是许多企业的目标,因此预期在今年度供应链缺货情形缓和后,商用IT建置将会大量出现,联强在IT commercial领域也将受惠而有双位数成长。IT consumer领域,儘管2021年PC、NB出货达到高峰,满足了消费型市场的需求,不过电竞笔电市场仍随着参与人数增加而成长,此外,PC、NB周边商品也将随着PC、NB出货量增加,在今年开始看到需求成长,而投身成为创意工作者(如 Youtuber)的人数增加,以及为优化创作而产生的周边产品需求,也是IT consumer的成长动能之一,因此儘管PC、NB出货量在去年达顶峰,不过周边商品的需求仍使IT consumer领域在今年维持单位数的成长。
Telecom领域过去受到华为禁令影响华为手机销售,预期今年度华为影响转淡,营运谷底走扬,加上印度市场引进中国手机品牌,将有助于Telecom领域的业绩在今年度有双位数成长。IC Component领域在联强打造「营运管理服务平台」串联整合能力,并引进更多品牌后,在2021年供应链缺货时发挥优良的效益,2022年儘管供不应求情形稍有改善,然而仍处于客户订单多于库存的供不应求状态,交期从去年最紧缺的六个月缓解至三至四个月,然而与过去正常的一个月交期相较供应仍紧缺落后,2022年儘管消费型PC、NB出货量面临修正,然而5G、AIoT、云端等趋势仍然明确,因此整体半导体市场需求仍呈现成长,也支撑IC Component领域为持双位数成长。
整体而言,法人预估2022年全年度营收4627.47亿元,年增13.19%,预估营业毛利200.55亿元,年增13.96%,毛利率4.33%,预估营业利益114.61亿元,年增22.80%,预期在规模效益下,营业费用率下降,预估营业利益率自2021年2.28%上升至2.48%,预估税前净利159.67亿元,预估税后净利124.34亿元,年减28.01%,预估税后EPS为7.45元。
法人投资建议为区间操作,区间价59.6~74.5元,儘管多数产品线仍维持双位数成长,然而考量联强2022年将缺少处分投资利益,以及受惠半导体供应链缺货,IC components年增36%的强劲成长动能,获利之成长幅度恐不如2021年。联强最近五年本益比区间约为5~12倍,以2022年税后EPS计算,目前本益比9.58倍,处歷史本益比区间中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