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视频对话,被视为世界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对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表评论指出:美国最忧虑的是,一方面在应对俄罗斯这个歷史性冷战老对手时,一方面还要冒着与中国这个新兴强大对手公开衝突的风险。拜登与习近平的对话显示美国想取得与中国的默契,但中国却在独立自主地判断下在乌克兰危机中保持微妙的平衡。
《法国国际广播》引述CNN的评论称,拜登与习近平的通话,说明了他要与中国取得默契合作以压制俄罗斯。儘管习近平不会有兴趣支持普丁破坏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但要他选择美国一方,根本是天方夜谭。从美中双方在拜习通话后发出的新闻稿看,习近平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问题上,强调中国「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
评论认为,中国正试图在整个乌克兰危机中保持微妙的平衡,如果美国因此陷于欧洲的困境,无疑可以缓和华府将重心转向亚洲的目标,缓解中国所受到的压力;然而若乌克兰战争拖延下去,势必令全球经济出现逆转,中国的长期经济利益也将面临风险。
因此,评论指出,北京现在寻求的是建立一个外交中间地带,避免批评普丁的同时,也力求避免与美国及欧盟走上一条不归路。儘管拜习通话前,布林肯、苏利文等人对中国的警告几近严厉,但习近平在外交政策方面採取愈来愈民族主义的基调,说明他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但也力图保持其选择的开放性,避免超出其自身利益领域。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肯尼迪(Scott Kennedy)受访时指出,儘管拜习通话后,俄乌战争不可能马上有戏剧性转变,但如果能让中国稍与俄罗斯保持距离,肯定会有一些进展。
英国剑桥大学国际法教授韦勒(Marc Weller)也表示,中国可在结束俄乌衝突的谈判中发挥巨大作用,习近平只要给普丁打通电话就能解决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