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考试竞争激烈,但是金榜题名并不代表就能成为公务人员,录取人员还需要通过训练,才能正式进入政府部门服务。保训会表示,近5年公务人员考试训练的整体平均汰离率达2.08%,共有1461人通过国考却无法成为公务人员,其中又以民航特考21.54%、国安特考17.06%、外交特考7.42%,居汰离率排行榜前3名。

今考试院会保训会以「不适任公务人力汰离机制之分析-以考试录取人员训练为例」专案报告。保训会主委郝培芝指出,考试录取人员训练期间为公务人力进用的关键「守门期」,用人机关除应积极培训考试录取人员,更应主动勇于将不适任人员汰离。

她说,以民航特考为例,因飞航管制涉及人民重大生命财产安全,受训人员训练期满前须具备多工业务处理及应变能力,用人机关须以严谨的标准进行考核,没有妥协的空间。

郝培芝指出,各用人机关规划训练时应做好淘汰不适任录取人员的准备,保训会也将完善训练法规内涵,加强宣导并协助机关践行法定程序,让真正不适任的人合法合理汰离。

她说,此外,即使训练期满成绩及格,各用人机关仍有6个月的试用考核期,如工作表现不如预期,仍能以解职的方式淘汰,为国家新进公务人力素质把关。

考试院院长黄荣村及与会考试委员在会中指示:考试院为国家人力资源部门,考试院各部会都应加强与用人机关合作,落实用人机关积极参与选才机制,让优秀人才进入公部门服务。从公务人员考试、考试录取人员训练、公务人员试用期到正式任用,均设有汰离机制,唯有透过严谨的筛选过程,考、训、用紧密结合,才能确保国家公务人力素质,提升政府施政效能。

#训练 #人员 #机关 #录取 #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