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楠梓第一公有市场有逾百年歷史,市场面临环境、设施老旧,逐渐失去竞争力,过去地方曾力争改造计画,但无法取得多数摊商同意卡关。国城建设31日宣布启动社区合作改造计画,初步先更换遮雨棚等美化市场街景,后续将集结产官学力量,从里到外大改造,吸引人潮回流回流。
今日国城建设副总经理洪嘉聪、楠梓第一公有市场自治会长张文杰、中华大学建筑与都市计划学系主任蔡宜颖,在立委刘世芳等人见证下,签订「楠梓第一公有市场共同社区营造计画」,将启动改造三部曲,让市场活化再生。
张文杰指出,第一市场是楠梓当地最大市场,内部有137个摊位、楠梓东街有200个,老旧市场面临环境老化,以前市府曾协调摊商进行改造,但摊商怕改建期间客源流失,进而影响生计,多半不愿支持。
张文杰表示,传统市场不可取代的是温度及浓厚人情味,在这里可以讨价还价,不像大卖场这么硬梆梆,这次感谢国城建设投入资源,协助改善市场环境,期待将来市府能协助解决停车不便、电线地下化等问题,吸引年轻人前来。
洪嘉聪谈到,传统市场常被认为是邻避设施,但楠梓第一公有市场从日治时代发展至今,是座超过100年歷史的市场,软硬体都有岁月留下的痕迹,可借镜荷兰鹿特丹市场、伦敦波罗市场等加以改造升级,因此邀请市场改造及社区总体营造专家,开始进行实地访视、举办座谈,凝结共识,为社区打造新风貌。
洪嘉聪指出,第一阶段改造计画将投入约百万元,透过更换遮雨棚,让顏色、花纹杂乱的帆布有一致性,第二、第三阶段将引入公部门资源及协同中华大学建筑与都市计画系进行产官学合作,并与摊商取得共识后,推动市场内部及整体环境优化,「让走出市场的人潮再回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