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宣布将对基隆实施「类普筛」试办计画后,遭外界批评双重标准;陈时中昨(3月31日)强调是时空背景不同。不过,资深媒体人赵少康昨在脸书批,继「校正回归」后,陈时中又创了「类普筛」这个新名词,让大家看得一头雾水,指挥中心花这么多心思发明新名词,还真是让世界跟不上。
赵少康在脸书指出,防疫首重专业,普筛就普筛,为什么还硬要加个「类」?就是不想打脸过去的自己。陈时中总说普筛存在很多偽阴性、偽阳性,可能反而造成防疫破口,现在为了不想让民进党执政的基隆疫情失控,只好赶紧「类普筛」。陈讲话越来越像政治人、话越讲越滑头,总是让政治凌驾专业,去年国民党担忧疫情爆发,早早建议中央加速推动普筛,用扩大筛检找出潜在感染源,避免疫情不断扩散,就只有民进党「惜筛如金」,甚至扬言开铡自行推动普筛的彰化,闹得沸沸扬扬。
赵少康认为,防疫路上共同的敌人就是病毒,其实陈时中只要老实跟大家说明,因为Omicorn疫情严重、有19条未知的传播链,所以有普筛的必要性,该做的就去做,大家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防疫过程,赵少康直言,防疫至上,因为攸关健康、经济与生活,没有必要为了顾面子,发明各种新名词自圆其说,把入境普筛讲成落地採检;把普筛讲成类普筛,把心思花在「仓颉造字、时中造词」只会成为大家的笑柄,伤害指挥中心专业与公信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