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时节,许多人都会回乡扫墓祭祖,位于信义区崇德街、六张犁公墓内的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墓园,埋葬至少近200位白色恐怖时期遭枪决的政治受难者,但台北市议员许家蓓指出,北市30年来疏于维护,不仅道路破损、入口指标不明,一不慎还可能踩到先人坟墓。对此,北市殡葬处允诺未来将加强维护。
许家蓓指出,该区最早于1993年被发现有受难者埋葬于此,殡葬处2003年在该区启用政治受难者纪念公园。但直至2016年,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墓园才正式公告为台北市的文化景观,近30年过去,此区仍缺乏完善规画。
许家蓓表示,过去受难家属领回家属遗体时,政府要求收取子弹费,让许多人却步,最终只好将家人埋在该园区,但综观墓区维护现况,不仅入口指标系统不明确,且道路系统也出现破损、缺乏维护的状况,恐让探访民眾不小心踩在坟墓上,对亡者相当不敬。
此外,许家蓓质疑,该区具有潜在土石流的风险,但北市殡葬处执行水土保持时,仅编列7万6000元来种植草皮、割草,毫无日常维护,甚至多由受难者后代自发性帮忙,她批评殡葬处身为土地管理机关未免过于消极,要求会同文化局讨论建立讨论系统和人权教育推广。
对此,北市殡葬处长陈冠伶坦言,标示不明确确实容易迷路,会尽早规画改善指标系统。北市民政局长蓝世聪也说,市长柯文哲上任后也对此事有所关注,并指示都发局执行改造计画,但有受难家属团体建议保存原貌,才会只做潜在土石流风险改善。
北市文化局也解释,该墓区在做相关调查后已在2016年指定为文化景观,去年也完成保存文物计画,内容包括墓区管理维护、系统指标、环境改善等,未来等文资审议通过后就会交由殡葬处现场执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