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冠疫情又爆,自3月24日起连日确诊破百,最近7天每日新增确诊240多例,医疗量能面临严重考验。医界普遍认为台湾应购足100万份新冠口服药物才能度过本次疫情,但指挥中心已经明确表示,买不到。

与此同时,美国拜登政府6日宣布,将派遣专业人员赴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相关设备与后勤等技术援助,总费用是9500万美元(约27.3亿美元),这也是拜登政府第三次对台军售;但台湾现在最需要的是美国的新冠口服药物,而非美国武器。

由于确诊人数剧增,为维持医院重症收治量能,指挥中心已考虑轻症居家观察的可行性;但轻症居家观察或治疗最需要的口服药物,目前却不足。

1月24日,台湾才首度引进美国默沙东药厂治疗新冠肺炎的口服药Molnupiravir,虽然只有3200人份,但已经是亚洲除了南韩之外,第二个拥有这项药物的国家,可见新冠口服药的不易取得。另一种新冠口服药是美国辉瑞的Paxlovid,台湾于今年1月份已签2万份订单,但只能分批进口。

由于全球新冠疫爆,口服药物特别稀缺,辉瑞原计画在今年底之前生产1.2亿人份的Paxlovid,但上半年仅有3千万人份的产量;而美日英等国都在抢货,其中,拜登政府已签约採购2千万人份,上半年预计採购1千万人份;英国则订购27万人份。

因此,当医界普遍认为,台湾必须採购100万人份口服药才能因应这一波疫情及未来的边境开放,但指挥中心早己明确表示,买不到。

3月3日,中央防疫指挥官陈时中即表示,100万份抗病毒药物,短时间应该都不会有,因为亚洲各国疫情都非常严重,供应商会视疫情提供相关药物。

在这种情况下,美方若要展现美台友好,首先应该提供台湾相对充裕的新冠口服药。

但在过去一年的美中外交疫苗战中,美国对台湾的防疫支持并不强。就在去年5月台湾新冠疫爆后,5月26日上午,时任美国AIT处长郦英杰公开说,台湾确诊人数「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地方」,疫苗援台还要再讨论;不久后,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公开表示,乐见上海復星提供疫苗(BNT)给台湾。

接着下来美方的反应就非常戏剧化:先是6月6日美国国会议员搭军机首度公开降落台北松山机场,宣布美国要捐莫德纳给台湾,蔡总统接见重申中美友好;接着美方又加快疫苗捐赠速度、增加捐赠数量。可以说,在台湾的疫苗获取过程中,先有了中国的开禁,才有了美国的开禁。

还有去年11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召开首场防疫部长视讯会议,邀请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却未邀台湾;稍早的10月27日,他却说:「儘管我们可以从台湾对新冠大流行的世界级反应中学到很多东西,但台湾没有参加世界卫生大会。」

因此,当拜登决定出售武器协助台湾抵抗中共犯台之际,是否也应出售台湾抗疫急需的口服药物,特别是当国军目前已经出现确诊案例。

#新冠肺炎 #台湾 #疫情 #染疫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