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头两季在需求推升下,中国大陆GDP高达18.3%以及7.9%,虽然下半年平均只有4%左右,不过整年也超过8%。同时,贸易也表现不俗,出口总额年增约3成,重写2011年以来新高。其中,出口美国年增27.5%,进口更是增加33.1%。

专家学者分析,中国大陆2021年出口强劲,因为抗疫有成,供应链未出现明显断链所致。除了输出美国,跟其它已开发国家的贸易活动也很活络,才可让中国大陆经济成长持续茁壮。

另外,中国大陆也积极重塑自己钢铁、教育、房地产以及网路相关产业的企业形象,其中,对不动产的整肃行动最为积极。为避免这些建商债台高筑,且欲缩小房地产泡沫化,以及高杠杆造成金融泡沫化,北京政府也推出三条红线政策来应对。

所谓三条红线,照原意就是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还有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以及房企的现金短债比率需小于1。不过,为避免这些建商被逼上梁山,后来的施政力道似稍有减轻。

至于对网路业者控管,主要集中在反垄断以及竞争不公平方面。受罚名单中,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等。当然,各方解读不同,有人认为中国大陆是为了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中,好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能和高科技一样与美国分庭抗礼。

2022年,中国大陆计划大力推动生产项目,包括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希望最晚在2025年之前,能实现更多以市场为主的导向配置。同时,中国大陆也已表示,将有序放宽城市落户限制,也就是3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鼓励人口流入提升当地技能素质,希望推动城乡融合,降低中国大陆诸多因户口限制所带来之不公平待遇。

中国大陆在2022年的目标,是以稳定经济社会为主。外界推测,中国大陆将着重在成长,而不是改革。为实现目标,北京政府将在2022上半年採取积极的财政以及宽松货币政策,像是减税,特别是对针对微型以及小型企业,还有制造业。同时,也要增加政府支出,并着重基础建设。

不过,萎缩的需求却是经济成长的一大威胁。在成长速度减缓时,若还是要减税以及增加政府支出,表示中央政府预算赤字势必增加。据悉,北京政府对赤字保持谨慎态度。同时,中国大陆各地方也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特别是基建的投报率并不是很高。

由于中国大陆对新冠病毒是採取零容忍政策,同时执行手法也相当严厉,但有关当局若无法适时对广大农工、民工甚至小企业主施予援手,这些社会较弱势的族群可能会顿失依靠,想当然尔经济成长势必也会被拖累。

在剩下的2022年,专家学者认为,若中国大陆对新冠病毒还是採取零容忍政策,对景气復甦势必有一定的影响性。另外,中央财政改革、地方负债额度以及基建投资回报等,都是攸关当地景气回春的重要因素。

#中国大陆 #经济成长 #2022年 #2021年 #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