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特上流传一张俄罗斯装甲车残骸照片,它上面被喷上英文「狼獾」(WOLVERINES),虽然地点地不明,但懂的人就知道,它暗示着一种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这是源自1984年上映的假想第三次世界大战电影《天狐入侵》(Red Down,又译「红潮入侵」、「红色黎明」)的桥段。
战区(The Drive-The War zone)报导,《天狐入侵》是导演约翰米辽士(John Milius)的电影作品,由帕屈克•史威兹(Patrick Swayze)、查理•辛(Charlie Sheen)、莉亚汤普森(Lea Thompson)主演,描述苏联发动突击美国作战,一群美国中部州的高中生被迫一夕之间长大,成为家园反抗军的故事。在电影中,这群高中生以学校球队吉祥物狼獾为名,成立「狼獾游击队」,在完成每一次的伏击后,就会喷上「狼獾」的字样。
这部电影在当年得到不错的成绩,北美票房3800万,并且在当时成了美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经常做为青少年抵抗权威的一种象徵。
米辽士是一位相当认真的导演,他为了这部电影收集了相当多的苏式装备,这在1984年还是冷战时期是尤其困难的,尤其没有飞机、坦克重装备就无法呈现战争的真实性,于是电影道具组就自己仿制,他们的成果相当不错,利用法国SA 330美洲山狮直升机为原型,改装的苏联Mi-24A(雌鹿A)堪称一绝,绝了水平尾翼不同以外,乍看之下非常真实。道具组还造出苏联ZSU-23/24防炮车(以M8A1推土机为底盘,外层覆上仿ZSU-23的车壳),以及T-72主战坦克(利用 M41 坦克为基础改装),由于这辆T-72外型过于逼真,剧组被中央情报局关切,他们想知道坦克是从哪里来的。
说完电影与幕后故事,来看看真实版的「狼獾小队」,这辆损坏的装甲是BMP-2 步兵战车,它是1980年代初期苏联时代相当广泛使用的步兵战车,其最大的外型特徵是炮塔的那一门30公厘快炮。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NPR的白宫记者德特罗 (Scott Detrow)在推特上发现这张照片,但是并不够清楚,于是向外徵求照片来源与所在, 之后一名移居乌克兰的美国公民托尔马切夫(Oleg Tolmachev)提供了更清楚的照片,确定该照片为真。虽然托尔马乔夫因为保密的原因,不说明受损BMP的确切位置,但他说大约是在基辅以西的某个地方被发现的。托尔马切夫是乌克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Naftogaz )的生产主管,他一直在记录社交媒体上的乌克兰战争消息。
对于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来说,「天狐入侵」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之间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虽然我们不认识乌克兰的「狼獾小队」,但是绝对展示了反抗军的勇敢,以及无畏牺牲的精神。
狼獾是一种大型鼬科动物,分布在温带北部到寒带地区,是一种相当强悍的食肉目动物。受到电影X战警影响,会把狼獾误译为金刚狼,其实狼獾与狼的差异很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