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营业模式今非昔比,在关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愈来愈多生产项目早已移往日本以外。
根据日本官方统计,目前当地商品约有近25%是在国外所制造的。10年前才17%左右,更早的20年前,甚至还不到15%。同时,经路透社计算,日本每年贩售的新车有高达67%都不是日本本地生产的。20年前,这个比重不到40%。
因此,许多日本制造业者无须藉着疲弱的日圆来增加竞争力。另外,日圆走贬下,进口能源燃料及原物料价格也涨很大,当地民眾生活压力日益增加,东西变贵致买气缩手。
针对日圆如此弱势,调研单位Tokyo Shoko Research在2021年12月查访近7,000家日企后发现,近30%表示不利自己营运,只有5%赞成,至于65%则无感。
不赞成日圆过于疲弱的日企,认为与美元间的匯价应该来到107位置,明显与目前的125.75有不小差距。若以日企的併购计画来看,日圆贬值推升海外购买成本,同时,因为相对便宜,也使得日企容易变为国外买家美味的盘中飧。
以出口为大宗的日本车厂认为,在国外当地生产好处之一,就是匯价波动的影响性较小。虽然各国政策不同,会让日企有不同的投资意愿,不过远赴它乡设厂,相信对许多日本公司来说,一时半晌还是无法更改的。
据悉,全球销售量最大的丰田汽车,就一直设法将自己的获利与日圆的升贬脱鉤。因为,日圆长期处于低檔,使得丰田原物料取得成本太高。
对日本零售业者来说,日圆不振更是痛苦,因为几乎所有成本都大增。平价服饰商思梦乐(Shimamura)日前指出,成本大涨受不了之下,不得不史无前例地,将部分商品售价调高3%到4%。
日圆一直贬,当地民企与民眾频频怨声载道,不过,日本央行却一直重申,对自己景气復甦是利多于弊。即使许多日本官员与民代都认为日圆贬过头,但日本央行还是一意孤行偏向日圆走低。
不过,靠着日圆疲弱来助长经济发展,却被专家学者认为,日本的经济成长实力已在慢慢式微。而在日本央行默许下,3月份日圆兑美元匯价贬逾5%,创2016年11月以来最大单月贬幅,令不少匯银人士傻眼。
曾被纽约时报封为日圆先生的日本财务省前副大臣(木神)原英资(Eisuke Sakakibara),3月曾指出,若日圆贬过130,日本政府不该袖手旁观,要出手干预或调高利率都可。因为,日圆一旦贬破130时,可能会衍生一些相关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