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风表示,美国联准会于三月启动升息循环,市场预期升息将带动利率走升,造成股市波动。然而,企业基本面并未出现恶化的现象,经济活动也持续復甦,因此股票评价的修正,反而提供长期布局股市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美国劳动参与率持续改善,劳动市场压力趋缓,将有利于通膨自高点回落,市场普遍预期美国通膨压力有望于2022年第二季后缓解,市场波动也可望趋缓。
李长风说明,从歷史经验来看,统计1999年、2004年与2015年三次升息循环,MSCI世界指数在升息期间皆有表现,且企业获利能力是驱动股价的主要动能之一。由于央行採取升息往往是代表经济前景热络,倘若基本面仍持续转佳,股市后续表现将可望续航。
李长风与投资人分享三大选股心法。第一,持续布局美国成长股。目前美国成长股基本面仍强健,但经歷市场修正后,目前的评价已来到新冠疫情以来的低点。观察S&P500指数不同类股年化EPS成长预估值,在2023年至2024年的后新冠疫情期间,成长型类股(科技、医疗、非核心消费、通讯服务)达11.9%,优于防御型类股(房地产、公用事业、核心消费)的8.2%与循环型类股(金融、原物料、工业、能源)的7.9%。因此,成长型产业的企业成长动能,较可望抵御评价下修的疑虑。
第二,不仅关注成长动能,获利品质更重要。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出现不少缴交超高股价成长表现但低获利的企业,李长风认为,目前投资人应避免积极加码这类型风险较高的超高成长类股,而是应回归企业基本面,挑选高品质成长股。由于高品质企业较具防御能力,营运模式较不易受到景气循环与通膨环境影响,基本面相对持稳,因此股价表现波动较低,又能兼具报酬表现。
第三,寻找评价相较合理的标的。在具备长线盈余增长潜力的成长型股票中,医疗保健类股是少数具备评价合理优势的题材。先前市场追逐风险情绪旺盛,拥有防御色彩的医疗保健类股并未特别受市场青睐;不过,随着联准会逐渐转趋紧缩政策,景气趋缓也导致市场波动放大,医疗保健类的评价正在缓步回升。换言之,现在投资人有机会用更合理的评价买进具备长期投资契机的医疗保健类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